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论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问题与完善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言第8-11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二、文献综述第8-11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8-9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第一章 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确定第11-19页
    第一节 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的产生及其效用第11-14页
        一、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的产生第11-12页
        二、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的效用第12-14页
    第二节 “法定门槛”+“自由裁量权”申报标准模式的确定第14-16页
        一、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确定要件第14-15页
        二、“法定门槛”+“自由裁量权”申报模式的确定第15-16页
    第三节 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第16-19页
        一、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立法框架第16-17页
        二、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历史进程第17-19页
第二章 比较法视野下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类型分析第19-24页
    第一节 域外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设置分析第19-24页
        一、比较法考察的目的第19-20页
        二、主体规模申报标准第20-23页
        三、交易规模申报标准第23页
        四、主体规模与交易规模相结合的申报标准第23-24页
    第二节 域外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设置对我国的启示第24页
第三章 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实施困境第24-34页
    第一节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实施困境——以网约型出租车行业合并案为例第24-31页
        一、网约型出租车行业合并案分析第24-26页
        二、“营业额”标准无法识别互联网行业潜在限制竞争风险第26-28页
        三、“营业额”标准忽视互联网行业特殊盈利模式第28-29页
        四、执法机构自由裁量权行使缺乏监督与约束第29-31页
    第二节 传统行业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实施困境第31-34页
        一、申报门槛较低,缺乏动态调整机制第31-32页
        二、申报标准行业细化缺失第32-33页
        三、违反申报义务的处罚数额过低第33-34页
第四章 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完善之路径构建第34-44页
    第一节 完善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实施依据第34-40页
        一、制定互联网行业申报指南,将非量化因素纳入申报标准第34-35页
        二、将“盖然性”市场份额和营业额结合作为申报标准第35-37页
        三、将营业额行业系数引入申报标准第37-38页
        四、建立营业额申报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第38-39页
        五、提高违反申报义务的惩罚力度第39-40页
    第二节 完善申报标准实施中自由裁量权的监督与约束第40-44页
        一、明确监管机构的主动调查权第41-42页
        二、完善执法机构主动审查权的程序控制第42页
        三、引入问责制作为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机制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双层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公众投资者的保护
下一篇:行政诉讼和解法治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