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终端设备论文--显示设备、显示器论文

TFT-LCD手机显示屏残影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页
    1.2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的主要结构第10-18页
        1.2.1 液晶(liquid crystal)第11-13页
        1.2.2 偏光片(Polarizer)第13-14页
        1.2.3 TFT阵列(Array TFT)第14-16页
        1.2.4 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第16-17页
        1.2.5 背光源(Backlight)第17-18页
    1.3 低温多晶硅技术的简要介绍第18-23页
        1.3.1 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第18-19页
        1.3.2 非晶硅(a-Si)与低温多晶硅(LTPS)的区别第19-20页
        1.3.3 低温多晶硅(LTPS)阵列生产工艺流程第20-23页
    1.4 研究残影的背景第23-25页
    1.5 残影发生的原因及理论第25-26页
    1.6 论文的章节的主要安排及主要内容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28页
第二章 影响残影的主要因素第28-36页
    2.1 杂质离子的主要来源第29-30页
    2.2 驱动电压的原理分析第30-32页
    2.3 工艺制程的影响分析第32-33页
    2.4 产品信息收集分析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第三章 残影不良品的分析第36-54页
    3.1 驱动电压的分析第36-44页
        3.1.1 直流、交流电压影响残影的验证第37-40页
        3.1.2 直流、交流电压影响残影的验证第40-41页
        3.1.3 最佳公共电极电压与残影现象的关系测试第41页
        3.1.4 公共电极电压最佳情况下调整公共电极电压的偏置验证第41-43页
        3.1.5 不同残影消失时间测试驱动电压与穿透率(V-T)曲线第43-44页
    3.2 制程工艺排查第44-50页
        3.2.1 多晶硅层膜厚的量测第44-45页
        3.2.2 框胶(Seal)第45-46页
        3.2.3 氧化铟锡层ITO膜厚第46-47页
        3.2.4 配向膜第47-49页
        3.2.5 钝化层PV膜第49-50页
    3.3 薄膜晶体管特性排查第50-51页
    3.4 杂质离子的测试第51-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第四章 残影的改善对策验证第54-64页
    4.1 阈值电压Vth与残影的关系第54-55页
    4.2 改善对策的实施第55-63页
        4.2.1 调整白态电压第55-57页
        4.2.2 调整VGH电压验证第57-58页
        4.2.3 调整非对称Gamma调节第58-59页
        4.2.4 降低Vth阈值电压的方法第59-61页
        4.2.5 阈值电压Vth数据收集第61-63页
    4.3 残影风险批次货物的处理第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页
    参考文献第63-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载波聚合的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说话人识别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