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核果类论文--樱桃论文

中国樱桃花芽分化及开花规律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7页
 1 果树花芽分化第14-18页
   ·果树花芽分化的过程第14-15页
   ·果树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第15-16页
   ·果树花芽分化分子机理第16-18页
 2 果树花芽休眠与需冷量第18-21页
   ·果树休眠与内源激素第18-19页
   ·落叶果树需冷量统计第19-20页
   ·休眠的分子机理第20-21页
 3 温度对花芽萌发的影响第21-23页
   ·高温胁迫的生理机制第21-22页
   ·花芽萌发过程相关的基因第22-23页
 4 花粉贮藏及活力研究第23-24页
   ·花粉萌发的适宜条件第23-24页
   ·不同种及品种间花粉生活力的差异第24页
 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意义第24-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短柄樱桃花芽分化研究第27-38页
 1 引言第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29页
   ·生理分化期的确定第27-28页
     ·生理分化期的形态学统计第27-28页
     ·生理分化期生理指标测定第28页
       ·花芽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28页
       ·花芽中淀粉含量的测定第28页
   ·形态分化期的确定第28-29页
 3 结果第29-34页
   ·生理分化期研究第29-31页
     ·生理分化期的形态学统计表第29-30页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生理分化期的关系第30-31页
   ·花芽形态分化进程及主要特征第31-34页
     ·未分化期第31页
     ·花原基和苞片原基的分化——花蕾分化期第31-32页
     ·花原基伸长,花萼原基分化——花萼分化期第32页
     ·花冠原基的分化——花瓣分化期第32页
     ·雄蕊原基的分化——雄蕊分化期第32页
     ·心皮原基分化——雌蕊分化期第32-34页
 图版Ⅰ第34-36页
 4. 讨论第36-38页
   ·花芽生理分化期第36-37页
   ·花芽形态分化期第37-38页
第三章 中国樱桃花芽休眠规律研究第38-48页
 引言第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萌芽率的统计第38页
   ·需冷量的统计第38-39页
   ·自然休眠过程中花器官形态变化第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4页
   ·短柄樱桃自然休眠结束期的鉴定第39-40页
   ·短柄樱桃花芽需冷量及冬季低温积累第40-43页
   ·自然休眠过程中花器官形态变化第43-44页
 3 讨论第44-46页
 图版Ⅱ第46-48页
第四章 温度对中国樱桃花芽萌发的影响第48-64页
 引言第48页
 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48-50页
   ·实验材料与生长条件第48-49页
   ·花芽样品的固定与切片制备第49页
   ·花器官性状测定第49页
   ·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第49页
   ·POD酶活性测定第49-50页
   ·CAT酶活性测定第50页
   ·SOD酶活性测定第50页
 2 结果及分析第50-57页
   ·温度对花器官形态的影响第50-51页
   ·温度对小孢子及雄配子体发育的影响第51-53页
     ·极限温度对花粉粒发育的影响第51-52页
     ·温度对花粉粒大小、数量和发芽率的影响第52-53页
   ·极限温度对花芽萌发过程中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第53-57页
     ·不同温度处理对花芽丙二醛含量变化第53-55页
     ·不同温度处理对花芽POD、CAT、SOD活性的影响第55-57页
 3. 讨论第57-59页
   ·中国樱桃高温败育类型第57页
   ·绒毡层与雄性败育第57-58页
   ·膜的稳定性与雄性败育第58-59页
   ·设施栽培花期温度管理第59页
 图版Ⅲ第59-60页
 图版Ⅳ第60-64页
第五章 中国樱桃不同品种开花生物学特性及花粉萌发研究第64-72页
 引言第6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4-66页
   ·试验地点与材料第64-65页
     ·‘短柄樱桃’第65页
     ·‘黑珍珠’第65页
     ·‘大鹰嘴’第65页
   ·花期观察第65页
   ·花与果实的形态学性状测定第65-66页
   ·蔗糖与硼酸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第66页
   ·温度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第6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6-70页
   ·开花物候期第66-67页
   ·花器官与果实性状的比较第67-68页
   ·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第68页
   ·硼酸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第68-69页
   ·不同温度对花粉管的伸长速率的影响第69-70页
 3. 讨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节丝状菌Segmented filamentous bacteria(SFB)与肉鸡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关系及其体外培养
下一篇:白菜与甘蓝游离小孢子胚诱导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