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利用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实验技术路线图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8页
    1.1 胆盐激活酯酶的结构及生理生化特点第12-16页
        1.1.1 胆盐激活酯酶基因结构特点第12-13页
        1.1.2 胆盐激活酯酶蛋白结构特点第13-14页
        1.1.3 胆盐激活酯酶的糖基化修饰特点第14-15页
        1.1.4 胆盐激活酯酶的底物特异性第15页
        1.1.5 胆盐激活酯酶的胆盐依赖性及酶稳定性第15-16页
    1.2 肠道内的胆盐激活酯酶第16-26页
        1.2.1 肠道内的胆盐激活酯酶的来源第16-17页
        1.2.2 乳脂的结构特点及其消化吸收第17-18页
        1.2.3 奶中胆盐激活酯酶的促脂消化作用第18-20页
        1.2.4 胆盐激活酯酶的抗病菌作用第20-24页
        1.2.5 胆盐激活酯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第24-25页
        1.2.6 胆盐激活酯酶在固有免疫调节方面的潜在作用第25-26页
    1.3 胆盐激活酯酶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及病理涉及第26-32页
        1.3.1 胆盐激活酯酶与脂代谢及粥样动脉硬化第27页
        1.3.2 胆盐激活酯酶在血小板中的表达与血栓的调节第27-28页
        1.3.3 胆盐激活酯酶与炎症第28页
        1.3.4 胆盐激活酯酶多态性与疾病第28-32页
    1.4 胆盐激活酯酶转基因表达、纯化及应用进展第32-37页
        1.4.1 人胆盐激活酯酶转基因研究进展第32-33页
        1.4.2 人胆盐激活酯酶纯化方法研究进展第33-34页
        1.4.3 重组胆盐激活酯酶产品临床试验进展第34-37页
    1.5 总结第37-3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8-59页
    2.1 实验材料第38-42页
        2.1.1 菌株和质粒第38页
        2.1.2 实验动物和细胞系第38页
        2.1.3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第38-39页
        2.1.4 主要溶液第39-41页
        2.1.5 实验仪器及耗材第41页
        2.1.6 实验分析软件第41-42页
    2.2 实验方法第42-59页
        2.2.1 感受态的制备第42页
        2.2.2 质粒提取第42-43页
        2.2.3 BAC的提取第43页
        2.2.4 组织基因组提取第43页
        2.2.5 组织RNA提取第43-44页
        2.2.6 DNA片段的连接反应第44-45页
        2.2.7 常规的酶切体系第45页
        2.2.8 重组质粒Cracking的快速鉴定法第45页
        2.2.9 PCR反应条件及体系第45-46页
        2.2.10 RNA的反转录第46页
        2.2.11 实时定量PCR测定转基因拷贝数第46-47页
        2.2.12 Southern blot第47-49页
        2.2.13 蛋白浓度测定第49页
        2.2.14 Western blot第49-50页
        2.2.15 鼠奶采集及处理第50-51页
        2.2.16 转基因小鼠的制备第51-52页
        2.2.17 转基因克隆牛的制备第52-53页
        2.2.18 激素诱导泌乳及正常泌乳第53页
        2.2.19 肝素凝胶色谱第53-54页
        2.2.20 凝胶过滤色谱第54页
        2.2.21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蛋白纯度第54页
        2.2.22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理化性质分析第54-55页
        2.2.23 酶联免疫法测定BSSL含量第55页
        2.2.24 放射性标记法测定人胆盐激活酯酶活性第55-56页
        2.2.25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胆盐依赖性分析第56-57页
        2.2.26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热稳定性分析第57页
        2.2.27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pH稳定性分析第57页
        2.2.28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胰蛋白酶稳定性分析第57-58页
        2.2.29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与小分子的互作分析第58-59页
第三章 利用BAC载体在小鼠乳腺中表达人胆盐激活酯酶第59-75页
    3.1 人胆盐激活酯酶BAC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第59-64页
        3.1.1 将筛选基因Neo插入到BSSL基因下游第59-60页
        3.1.2 利用打靶载体抓捕BSSL-Neo基因第60-61页
        3.1.3 利用打靶载体将BSSL-Neo基因替换掉hLF基因第61-64页
    3.2 转基因小鼠的制备第64页
    3.3 胆盐激活酯酶小鼠模型鉴定第64-70页
        3.3.1 pBAC-hLF-hBSSL-Neo转基因阳性小鼠PCR鉴定第64-66页
        3.3.2 pBAC-hLF-hBSSL-Neo转基因阳性小鼠Southern blot鉴定第66页
        3.3.3 pBAC-hLF-hBSSL-Neo转基因阳性小鼠拷贝数鉴定第66-67页
        3.3.4 pBAC-hLF-hBSSL-Neo转基因阳性小鼠的传代情况第67-68页
        3.3.5 RT-PCR鉴定转基因小鼠人BSSLmRNA表达第68-69页
        3.3.6 Western blot鉴定rhBSSL在转基因小鼠奶中的表达第69-70页
    3.4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的定量检测与活性评价第70-71页
    3.5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对幼鼠生长和脂代谢的影响第71-73页
    3.6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73-75页
第四章 利用BAC载体在牛乳腺中表达人胆盐激活酯酶第75-96页
    4.1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转基因牛的制备第75-76页
    4.2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转基因牛的鉴定第76-79页
        4.2.1 pBAC-hLF-hBSSL转基因牛的分子鉴定第76-77页
        4.2.2 转基因牛的血生化和血常规分析第77-79页
        4.2.3 转基因牛的传代情况第79页
    4.3 rhBSSL在转基因牛乳中的表达与纯化第79-87页
        4.3.1 rhBSSL转基因牛的催乳及泌乳第79-80页
        4.3.2 目的蛋白在转基因牛奶中的表达鉴定第80-82页
        4.3.3 从转基因牛乳中纯化rhBSSL第82-86页
        4.3.4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蛋白回收率分析第86-87页
    4.4 rhBSSL的理化性质分析第87-94页
        4.4.1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分子量测定第87-88页
        4.4.2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N端氨基酸分析第88页
        4.4.3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等电点分析第88-89页
        4.4.4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活性分析第89页
        4.4.5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N-糖基化位点分析第89-90页
        4.4.6 rhBSSL的胆盐依赖性及稳定性分析第90-93页
        4.4.7 rhBSSL与小分子的互作研究第93-94页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4-96页
第五章 结论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11页
附录第111-133页
    附录1. 人胆盐激活酯酶基因及氨基酸序列第111-126页
    附录2.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N-端序列测试图谱第126-129页
    附录3. 天然人胆盐激活酯酶N-端序列测试图谱第129-132页
    附录4. 重组人胆盐激活酯酶氨基酸组成摩尔百分比第132页
    附录5. 天然人胆盐激活酯酶氨基酸组成摩尔百分比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个人简历第135-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株脂肪酶产生菌基因组扫描分析与HS-BTLm合成及功能鉴定
下一篇: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