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国电子商务争议解决的ODR模式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ODR之概述 | 第12-20页 |
第一节 ODR之基本内涵 | 第12-16页 |
一、ODR之基本内涵 | 第12-13页 |
二、ODR与ADR之比较 | 第13-16页 |
第二节 ODR之域外实践 | 第16-20页 |
一、在线协商 | 第16-17页 |
二、在线调解 | 第17页 |
三、在线仲裁 | 第17-19页 |
四、消费者申诉机制 | 第19-20页 |
第二章 ODR之法律困境 | 第20-29页 |
第一节 技术标准问题 | 第20-22页 |
一、各国技术标准不一 | 第21页 |
二、“数字鸿沟”现象严重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法律标准问题 | 第22-25页 |
一、ODR协议的法律效力不确定 | 第22-23页 |
二、ODR服务商不透明 | 第23页 |
三、ODR的公正性不足 | 第23-25页 |
第三节 法律适用问题 | 第25-28页 |
一、实体法律适用问题 | 第25-28页 |
二、程序法律适用问题 | 第28页 |
第四节 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 | 第28-29页 |
一、适用《纽约公约》执行在线裁决难度较大 | 第28-29页 |
二、传统的执行体制不经济 | 第29页 |
第三章 ODR法律问题之解决思路 | 第29-44页 |
第一节 技术标准问题 | 第29-31页 |
一、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数字鸿沟” | 第29-30页 |
二、增强ODR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 第30-31页 |
三、制定相关国际公约 | 第31页 |
第二节 法律标准问题 | 第31-37页 |
一、增强ODR协议的法律效力 | 第31-35页 |
二、增强ODR服务商的透明度 | 第35-36页 |
三、增强ODR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法律适用问题 | 第37-40页 |
一、综合各种方式确定实体法 | 第37-38页 |
二、尝试适用“非内国仲裁”理论确定程序法 | 第38-40页 |
第四节 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 | 第40-44页 |
一、采取传统的执行方式 | 第40-42页 |
二、建立ODR独有的执行体制 | 第42-44页 |
第四章 ODR在中国的构建 | 第44-61页 |
第一节 ODR在中国的现状 | 第44-49页 |
一、ODR在中国的实践经验 | 第44-47页 |
二、ODR在中国的法律环境 | 第47-49页 |
第二节 ODR之配套诚信体系构建 | 第49-53页 |
一、确立信息披露制度 | 第49-50页 |
二、制定商业行为规范 | 第50-51页 |
三、颁发“信任标记” | 第51页 |
四、完善信用评价机制 | 第51-52页 |
五、建立无因退货机制 | 第52-53页 |
第三节 ODR之配套技术构建 | 第53-55页 |
一、建立和发展ODR服务网站 | 第53-54页 |
二、建立ODR服务网站的保密机制 | 第54-55页 |
第四节 ODR之法律构建 | 第55-58页 |
一、立法确立ODR的合法性 | 第55-57页 |
二、与国际接轨,加强相关国际立法 | 第57-58页 |
第五节 ODR之行业构建 | 第58-61页 |
一、民间主导,政府辅助 | 第58-59页 |
二、尽快建立行业自律规范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