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6-31页 |
| (一) 研究缘起 | 第6-8页 |
| (二) “传播与农村研究”领域的文献回顾 | 第8-26页 |
| (三) 共词分析研究领域的文献回顾 | 第26-28页 |
| (四) 研究设计 | 第28-31页 |
| 一、国内“传播与农村研究”的整体情况 | 第31-35页 |
| (一) 期刊发文情况 | 第31-33页 |
| (二) 作者发文情况 | 第33-34页 |
| (三) 基金支持情况 | 第34-35页 |
| 二、国内“传播与农村研究”的研究议题 | 第35-46页 |
| (一)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 第35-40页 |
| (二)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 第40-43页 |
| (三) 主要议题 | 第43-46页 |
| 三、国内“传播与农村研究”的研究对象 | 第46-48页 |
| (一) 地理空间 | 第46页 |
| (二) 研究人群 | 第46-47页 |
| (三) 研究媒介 | 第47页 |
| (四) 主要研究对象 | 第47-48页 |
| 四、国内“传播与农村研究”的研究方法 | 第48-53页 |
| (一) 量化研究 | 第48-49页 |
| (二) 质化研究 | 第49-53页 |
| 五、国内“传播与农村研究”的解释框架 | 第53-60页 |
| (一) 高频词分析 | 第54页 |
| (二) 共词网络分析 | 第54-57页 |
| (三) 聚类分析 | 第57-60页 |
| 六、国内“传播与农村研究”的面向 | 第60-62页 |
| (一) 传播与人的现代化:作为促进农村现代化转型的传播 | 第60-61页 |
| (二) 传播与社会变迁:作为结构力量参与社会变迁的传播 | 第61-62页 |
| 七、国内“传播与农村研究”的转向 | 第62-68页 |
| (一) 正在走出现代化范式的阴影 | 第62-65页 |
| (二) 正在深入具体语境研究中国农村 | 第65-68页 |
| 结语 | 第68-69页 |
| 附录一 | 第69-77页 |
| 附录二 | 第77-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