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中国建筑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13-14页 |
·浙江省建筑业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国外建筑业发展评价现状 | 第17-18页 |
·国内建筑业发展评价现状 | 第18-20页 |
·主要评价理论和方法分析 | 第20-25页 |
3 建筑业和谐度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31页 |
·建筑和谐 | 第25页 |
·建筑业和谐 | 第25-27页 |
·广义上的建筑业和谐 | 第25-26页 |
·狭义上的建筑业和谐 | 第26-27页 |
·建筑业发展和谐度 | 第27-28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8-31页 |
4 评价理论与方法选定 | 第31-47页 |
·评价分类 | 第31页 |
·评价方法选择准则 | 第31-33页 |
·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 第33-42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3页 |
·模糊评价法 | 第33-34页 |
·神经网络法 | 第34-36页 |
·数据包络法 | 第36-39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39-41页 |
·聚类分析法 | 第41-42页 |
·评价方法选定 | 第42-44页 |
·相关软件简介 | 第44-47页 |
5 浙江省建筑业发展和谐度评价 | 第47-55页 |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 第47-48页 |
·运用数据包络建模与评价 | 第48-50页 |
·构建数据包络模型 | 第48-49页 |
·模型计算结果 | 第49-50页 |
·模型结果分析 | 第50页 |
·运用神经网络建模与评价 | 第50-54页 |
·确定模型学习样本 | 第51页 |
·确定算法程序 | 第51-52页 |
·训练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6 浙江省各地市建筑业发展和谐度评价 | 第55-69页 |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 第55-56页 |
·因子分析 | 第56-63页 |
·因子准备分析 | 第56-58页 |
·因子核心分析 | 第58-62页 |
·因子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聚类分析 | 第63-69页 |
·聚类准备分析 | 第63-64页 |
·聚类核心分析 | 第64-67页 |
·聚类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7 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69-73页 |
·研究结论 | 第69-71页 |
·研究不足 | 第71-72页 |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1 浙江省1995-2006年建筑业技术经济指标 | 第77-79页 |
附录2 浙江省2006年11地市建筑业技术经济指标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