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以COSO新内部控制框架为视角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不足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17-32页 |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内涵及历史演进 | 第17-23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三、文献述评 | 第22-23页 |
第二节 2013年COSO新框架的主要内容 | 第23-27页 |
一、COSO新框架的内部控制定义 | 第23-24页 |
二、COSO新框架的内部控制要素 | 第24-25页 |
三、COSO新框架的内部控制原则 | 第25-27页 |
四、2013年COSO新框架与1992年版的区别 | 第27页 |
第三节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一、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业务概述 | 第27-30页 |
二、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基于COSO新框架分析S公司的内部控制 | 第32-47页 |
第一节 S公司概况 | 第32-38页 |
一、基本介绍 | 第32页 |
二、组织结构 | 第32-34页 |
三、基本业务流程 | 第34-35页 |
四、风险状况 | 第35-38页 |
第二节 控制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一、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承诺方面 | 第38页 |
二、董事会监督方面 | 第38-39页 |
三、组织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方面 | 第39页 |
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 第39-40页 |
五、内控责任体系方面 | 第40页 |
第三节 风险评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一、确定清晰的内控目标方面 | 第40-41页 |
二、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方面 | 第41页 |
三、识别舞弊风险方面 | 第41页 |
四、识别和评估重大变化方面 | 第41-42页 |
第四节 控制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一、选择并开展控制活动方面 | 第42-43页 |
二、组织并开展一般控制方面 | 第43-44页 |
三、合理的政策和程序保障方面 | 第44页 |
第五节 信息系统与沟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一、完善信息渠道方面 | 第44页 |
二、内部沟通方面 | 第44-45页 |
三、外部沟通方面 | 第45页 |
第六节 内部监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一、内部控制评价 | 第45-46页 |
二、评估内控缺陷 | 第46-47页 |
第四章 S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建议 | 第47-56页 |
第一节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 第47-50页 |
一、完善企业文化建设 | 第47-48页 |
二、明确发展战略 | 第48页 |
三、细化道德标准 | 第48页 |
四、完善组织架构 | 第48-49页 |
五、完善人力资源政策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 第50-51页 |
一、设置风险管理岗,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 第50页 |
二、充分识别内外部风险,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 第50-51页 |
三、确保风险控制措施有效实施,谨防舞弊行为 | 第51页 |
第三节 规范内部控制活动 | 第51-54页 |
一、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 | 第51-52页 |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 第52页 |
三、加强日常业务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 第52-54页 |
第四节 加强信息系统集成 | 第54-55页 |
第五节 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