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生祠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生祠概说 | 第12-27页 |
第一节 生祠的起源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生祠的性质 | 第13-22页 |
(一) 正祠 | 第14-18页 |
(二) 淫祠 | 第18-21页 |
(三) 生祠与正祠、淫祠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生祠的规制 | 第22-27页 |
(一) 立祠标准 | 第23-24页 |
(二) 立祠程序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生祠的流变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宋前生祠的发展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宋后生祠的走向 | 第29-35页 |
第三章 宋代生祠的特点 | 第35-61页 |
第一节 宋代生祠祠主 | 第35-47页 |
(一) 名士之祠 | 第35-39页 |
(二) 武士之祠 | 第39-42页 |
(三) 学士之祠 | 第42-45页 |
(四) 附庸之祠 | 第45-47页 |
第二节 宋代生祠分布 | 第47-51页 |
第三节 宋代建祠倾向 | 第51-55页 |
第四节 宋代生祠的记叙者 | 第55-58页 |
第五节 宋代生祠记的叙述方式 | 第58-61页 |
第四章 宋代生祠的价值观 | 第61-67页 |
第一节 宋代民众的“感德”和“颂扬”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宋代民间信仰的“英雄主义”崇拜 | 第63-65页 |
第三节 由“人”到“半神”的祭祀倾向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生祠的传承 | 第67-71页 |
第一节 生祠的传承意义 | 第67-69页 |
第二节 信仰与民俗的转化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