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 | 第12-14页 |
1.1.1 直廓环面蜗杆简介 | 第12-13页 |
1.1.2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的特点 | 第13页 |
1.1.3 直廓环面蜗杆的修形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变高度修正型直廓环面蜗杆副啮合分析数学模型 | 第18-38页 |
2.1 直廓环面蜗杆螺旋面 | 第18-24页 |
2.1.1 直廓环面蜗杆的加工坐标系 | 第18-19页 |
2.1.2 直廓环面蜗杆螺旋面的方程 | 第19-21页 |
2.1.3 蜗杆螺旋面的第一类基本量 | 第21-22页 |
2.1.4 蜗杆螺旋面的单位法向量 | 第22-23页 |
2.1.5 蜗杆螺旋面的第二类基本量 | 第23-24页 |
2.2 曲率特性参数的计算 | 第24-27页 |
2.2.1 正交向量的选取 | 第24-25页 |
2.2.2 沿α_ξ和α_η两方向的法曲率 | 第25-26页 |
2.2.3 沿α_ξ和α_η两方向的短程挠率 | 第26-27页 |
2.3 蜗杆副啮合分析 | 第27-32页 |
2.3.1 计算两啮合齿面的相对运动速度 | 第28页 |
2.3.2 计算啮合函数 | 第28-32页 |
2.4 直廓环面蜗杆副的蜗轮齿面 | 第32-35页 |
2.4.1 蜗轮齿面∑_2的方程 | 第32-33页 |
2.4.2 计算蜗杆副瞬时接触线上任一点的法向量 | 第33-34页 |
2.4.3 蜗杆副的界限函数 | 第34-35页 |
2.5 微观啮合质量特性参数 | 第35-37页 |
2.5.1 蜗杆副的法曲率和诱导短程挠率 | 第35-36页 |
2.5.2 滑动角的计算 | 第36-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修正型直廓环面蜗杆副啮合机理的理论研究 | 第38-50页 |
3.1 原始型直廓环面蜗杆传动 | 第38-41页 |
3.1.1 蜗杆副齿面接触区的分区 | 第38-39页 |
3.1.2 接触区特征线的求解 | 第39-41页 |
3.2 常高度修正型直廓环面蜗杆传动 | 第41-42页 |
3.3 变高度修正型直廓环面蜗杆传动 | 第42-46页 |
3.3.1 变高度修正型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的分型 | 第42-44页 |
3.3.2 变高度修形的齿面表达式 | 第44-45页 |
3.3.3 高度修形函数表达式 | 第45-46页 |
3.4 变高度修正型齿面接触区的边界 | 第46-48页 |
3.4.1 蜗杆螺旋面的边界条件 | 第46-47页 |
3.4.2 蜗轮齿面的边界条件 | 第47-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原始型及常高度修正型直廓环面蜗杆传动啮合性能仿真研究 | 第50-58页 |
4.1 直廓环面蜗杆的几何参数计算 | 第50-51页 |
4.2 原始型直廓环面蜗杆传动啮合研究 | 第51-55页 |
4.2.1 接触区边界关键点的求解 | 第52-54页 |
4.2.2 瞬时线计算方法及啮合特性分析 | 第54-55页 |
4.3 常高度修正型直廓环面蜗杆传动啮合分析 | 第55-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变高度修正型直廓环面蜗杆传动啮合性能仿真研究 | 第58-72页 |
5.1 Ⅰ型变高度修正型直廓环面蜗杆传动 | 第58-62页 |
5.1.1 Ⅰ型变高度传动的边界关键点计算 | 第58-59页 |
5.1.2 Ⅰ型变高度传动的啮合特性分析 | 第59-62页 |
5.2 Ⅱ型变高度修正型直廓环面蜗杆传动 | 第62-65页 |
5.2.1 Ⅱ型变高度传动的边界关键点计算 | 第62页 |
5.2.2 Ⅱ型变高度传动的啮合特性分析 | 第62-65页 |
5.3 高度修形表达式系数对蜗杆副传动的影响 | 第65-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