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耦合系统优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的来源第8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2.1 我国能源现状及相关政策第8-9页
        1.2.2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技术的应用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2页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第14-24页
    2.1 系统耦合原理第14-15页
    2.2 运行模式及控制策略第15-17页
        2.2.1 运行模式第15-16页
        2.2.2 控制策略第16-17页
    2.3 实际工程案例第17页
        2.3.1 建筑概况第17页
    2.4 系统参数设计第17-22页
        2.4.1 太阳能集热器设计第17-19页
        2.4.2 蓄热水箱的设计第19页
        2.4.3 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第19-21页
        2.4.4 热泵机组的选择第21页
        2.4.5 实验测点布置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3章 数学模型及仿真系统建立第24-38页
    3.1 TRBSYS软件介绍第24页
    3.2 模块选择第24-25页
    3.3 建筑负荷模拟第25-27页
    3.4 数学模型第27-32页
        3.4.1 太阳能集热器第27-28页
        3.4.2 蓄热水箱第28-30页
        3.4.3 热泵机组第30-31页
        3.4.4 地埋管换热器第31页
        3.4.5 水泵第31-32页
    3.5 太阳能-土壤源系统仿真模型第32-33页
    3.6 模型验证第33-36页
        3.6.1 误差分析第36页
    3.7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系统优化分析第38-56页
    4.1 模拟结果分析第38-42页
        4.1.1 模式一结果分析第38-40页
        4.1.2 模式二结果分析第40-42页
    4.2 两种模式对比第42-50页
    4.3 模式优化结果第50-51页
    4.4 控制策略优化第51-53页
        4.4.1 模式一控制策略优化第51-52页
        4.4.2 模式二控制策略优化第52-53页
    4.5 本章小节第53-5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5.1 结论第56-57页
    5.2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AP43在苯丙胺致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下一篇:城市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