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3 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9页 |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 第二章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三章 周思聪绘画创作的启蒙期 | 第12-15页 |
| 3.1 周思聪的学生生涯 | 第12页 |
| 3.2 文革前夕的社会背景 | 第12-13页 |
| 3.3 工农兵题材创作:理想主义 | 第13-15页 |
| 第四章 70年代绘画题材的转变期 | 第15-17页 |
| 4.1 政治题材创作背景 | 第15页 |
| 4.2 对伟人领袖的歌颂:《人民与总理》 | 第15-17页 |
| 第五章 80年代创作题材的转变期 | 第17-21页 |
| 5.1 改革开放下的思想解放 | 第17-18页 |
| 5.2 《矿工图》 | 第18-21页 |
| 第六章 彝女题材系列创作 | 第21-24页 |
| 6.1 80 年代彝女题材创作 | 第21-22页 |
| 6.2 90 年代彝女题材创作 | 第22-24页 |
| 第七章 时代背景对绘画题材的影响 | 第24-26页 |
| 周思聪创作题材的演变对我们的影响 | 第24-26页 |
| 第八章 总结 | 第26-27页 |
| 致谢 | 第27-28页 |
| 注释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 附录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