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1.2.1 配电网状态估计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2.2 配电网分布式状态估计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1.2.3 配电网量测配置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 第2章 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状态估计的分区方法 | 第21-33页 | 
| 2.1 引言 | 第21页 | 
| 2.2 分布式状态估计的分区方法 | 第21-25页 | 
| 2.2.1 分区原则 | 第21-23页 | 
| 2.2.2 分区方法 | 第23-24页 | 
| 2.2.3 子区域解耦 | 第24-25页 | 
| 2.3 分布式状态估计方法 | 第25-28页 | 
| 2.3.1 分布式状态估计模型 | 第25-26页 | 
| 2.3.2 分布式状态估计求解 | 第26-28页 | 
| 2.4 算例分析 | 第28-32页 | 
| 2.4.1 仿真算例 | 第29-30页 | 
| 2.4.2 仿真结果 | 第30-32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状态估计的PMU多目标优化配置 | 第33-46页 | 
| 3.1 引言 | 第33页 | 
| 3.2 配置模型 | 第33-35页 | 
| 3.2.1 影响因素及其耦合关系 | 第33-34页 | 
| 3.2.2 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 3.3 模型求解 | 第35-40页 | 
| 3.3.1 多目标遗传-禁忌搜索算法 | 第36-37页 | 
| 3.3.2 算法实现 | 第37-40页 | 
| 3.4 算例分析 | 第40-45页 | 
| 3.4.1 仿真算例 | 第40页 | 
| 3.4.2 仿真结果 | 第40-4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考虑通信失败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鲁棒状态估计 | 第46-60页 | 
| 4.1 引言 | 第46页 | 
| 4.2 分布式状态估计的通信架构 | 第46-48页 | 
| 4.2.1 分布式通信架构 | 第46-47页 | 
| 4.2.2 分布式通信架构中存在的通信失败问题 | 第47-48页 | 
| 4.3 基于一致性算法协调的改进分布式鲁棒状态估计 | 第48-53页 | 
| 4.3.1 分布式鲁棒状态估计模型 | 第48页 | 
| 4.3.2 分布式鲁棒状态估计求解 | 第48-53页 | 
| 4.4 算例分析 | 第53-59页 | 
| 4.4.1 场景设置 | 第54-55页 | 
| 4.4.2 仿真结果 | 第55-5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 附录 | 第62-73页 | 
| 附录1 IEEE33节点配电系统标准数据参数 | 第62-64页 | 
| 附录2 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负荷数据 | 第64-65页 | 
| 附录3 IEEE123节点配电系统标准数据参数 | 第65-70页 | 
| 附录4 IEEE123节点配电系统负荷数据 | 第70-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1-82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