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枯草芽孢杆菌的固定化及处理模拟高浓度有机污水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第11-12页
        1.1.2 枯草芽孢杆菌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第13-14页
        1.2.1 固定化微生物简介第13-14页
        1.2.2 固定化微生物的制作方法第14页
        1.2.3 固定化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第14页
    1.3 课题研究来源及意义第14-15页
        1.3.1 课题来源第14页
        1.3.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模拟高浓度有机污水第16-27页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16-18页
        2.1.1 实验材料第16-17页
        2.1.2 菌悬液的配制第17页
        2.1.3 COD测定和菌体干重测定方法第17页
        2.1.4 不同糖含量的培养液配制及操作方法第17页
        2.1.5 不同模拟高浓度有机污水的配制及操作方法第17-18页
    2.2 葡萄糖含量对培养液处理效果影响第18-20页
        2.2.1 培养液的COD值随接种时间的变化趋势第18-19页
        2.2.2 培养液中菌体干重随时间的变化第19-20页
    2.3 洗衣粉含量对有机污水处理的效果影响第20-22页
        2.3.1 有机污水COD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第20-21页
        2.3.2 干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第21-22页
    2.4 葡萄糖含量对有机污水的处理效果影响第22-24页
        2.4.1 有机污水COD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第22-23页
        2.4.2 干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第23-24页
    2.5 接种量不同对有机污水的处理效果影响第24-25页
        2.5.1 有机污水COD值随接种时间的变化趋势第24页
        2.5.2 干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固定化微生物静态实验第27-41页
    3.1 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简介第27-29页
    3.2 固定微生物的方法第29-30页
        3.2.1 模拟高浓度有机污水的配制第29页
        3.2.2 固定培养处理有机污水操作方法第29-30页
    3.3 扫描电镜下观察固定菌的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3.3.1 远红外细菌屋固定化微生物第30-31页
        3.3.2 进口远红外吸收环固定化微生物第31-32页
        3.3.3 吸氨石固定化微生物第32页
        3.3.4 白片状沸石固定化微生物第32-33页
        3.3.5 红粒状沸石固定化微生物第33-34页
    3.4 载体与菌体结合方法不同对有机污水处理的影响第34-37页
        3.4.1 先载体吸附再接种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第34-36页
        3.4.2 先固定微生物再处理有机污水第36-37页
    3.5 固定化载体处理不同pH值的有机污水第37-40页
        3.5.1 远红外细菌屋固定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第37-38页
        3.5.2 进口远红外吸收环固定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第38页
        3.5.3 吸氨石固定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第38-39页
        3.5.4 白片状沸石固定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第39页
        3.5.5 红粒状沸石固定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第39-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结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液两相生物反应器净化氯苯废气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载钛活性炭电极的制备及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