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氯苯类废气生物处理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生物处理工艺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强化生物处理工艺研究 | 第13-15页 |
1.3 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TPPB)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3.1 TPPB的提出 | 第15页 |
1.3.2 TPPB的原理 | 第15-16页 |
1.3.3 NAP的选择 | 第16-18页 |
1.3.4 TPPB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8-20页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 课题来源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1.3 菌株和培养基 | 第22页 |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22-24页 |
2.2.1 两相生物滴滤塔 | 第22-24页 |
2.2.2 两相生物搅拌器 | 第2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2.3.1 分析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2.3.2 非水相的选择 | 第25-26页 |
2.3.3 两相体系中微生物降解特性 | 第26-28页 |
第三章 NAP的选择及两相体系中微生物的降解特性 | 第28-36页 |
3.1 NAP的选择 | 第28-33页 |
3.1.1 生物相容性实验 | 第28-30页 |
3.1.2 生物可降解性实验 | 第30-31页 |
3.1.3 底物亲和性实验 | 第31-32页 |
3.1.4 非水相的确定 | 第32-33页 |
3.2 两相体系中微生物对氯苯的降解特性研究 | 第33-35页 |
3.2.1 硅油的添加对菌株降解特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2 硅油的添加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两相生物搅拌器降解氯苯的性能 | 第36-47页 |
4.1 菌种在CSTBs中的扩大培养 | 第36-38页 |
4.2 不同进气浓度对反应器的影响 | 第38-39页 |
4.3 不同冲击负荷对反应器的影响 | 第39-44页 |
4.3.1 2倍进气负荷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2 5倍进气负荷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3 10倍进气负荷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2-44页 |
4.4 饥饿期对反应器的影响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两相生物滴滤塔降解氯苯的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47-62页 |
5.1 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 第47-49页 |
5.1.1 启动阶段去除率的变化 | 第47-48页 |
5.1.2 启动阶段生物量的变化 | 第48-49页 |
5.2 反应器稳定态运行性能的考察 | 第49-53页 |
5.2.1 稳定态净化效果 | 第49-52页 |
5.2.2 生物量及压降变化 | 第52-53页 |
5.3 反应器非稳态运行性能的考察 | 第53-57页 |
5.3.1 中等负荷冲击情况考察 | 第54-55页 |
5.3.2 高负荷冲击情况考察 | 第55-56页 |
5.3.3 抗饥饿情况考察 | 第56-57页 |
5.4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57-60页 |
5.4.1 数据处理与质控 | 第58-59页 |
5.4.2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