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特种焊接论文--激光焊论文

6061铝合金大功率固体激光扫描焊接气孔抑制工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1-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5页
    1.1 引言第16-17页
    1.2 铝合金激光焊接的特点第17页
    1.3 高强铝合金激光焊气孔产生的机理第17-29页
        1.3.1 铝合金激光焊接气孔的分类第17-18页
        1.3.2 冶金型气孔的成因第18-19页
        1.3.3 冶金型气孔的抑制方法第19-20页
        1.3.4 小孔型气孔的成因第20-23页
        1.3.5 小孔型气孔的抑制方法第23-29页
    1.4 激光扫描焊接的研究现状第29-33页
        1.4.1 激光扫描焊枪的简介第29-30页
        1.4.2 激光扫描的研究现状第30-33页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第35-42页
    2.1 试验材料第35页
    2.2 试验条件第35-40页
        2.2.1 焊接系统第35-36页
        2.2.2 信号采集系统第36-38页
        2.2.3 试验方法第38-40页
        2.2.4 气孔率定义及铝合金激光焊接标准第40页
    2.3 其他检测设备第40-41页
        2.3.1 X射线探伤第40页
        2.3.2 光学显微镜组织观察第40-41页
        2.3.3 扫描电镜分析第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激光扫描焊接技术的研究第42-68页
    3.1 可编程聚焦镜组(PFO)的标定第42-46页
        3.1.1 PFO标定试验的必要性第42-43页
        3.1.2 PFO标定试验的方法第43-44页
        3.1.3 扫描幅度的标定结果第44-45页
        3.1.4 结果分析第45-46页
    3.2 扫描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情况第46-52页
        3.2.1 常规激光焊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情况第46页
        3.2.2 扫描轨迹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第46-48页
        3.2.3 扫描幅度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第48-50页
        3.2.4 扫描频率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第50-52页
    3.3 激光扫描焊接技术对铝合金气孔的影响规律第52-64页
        3.3.1 铝合金激光焊接气孔的特征分析第52-54页
        3.3.2 扫描轨迹对铝合金激光焊接气孔的影响规律第54-56页
        3.3.3 扫描幅度对铝合金激光焊接气孔的影响规律第56-57页
        3.3.4 扫描频率对铝合金激光焊接气孔的影响规律第57-60页
        3.3.5 不同激光功率对气孔的抑制第60-61页
        3.3.6 低气孔率的激光扫描焊的工艺窗口第61-62页
        3.3.7 相同熔深下,激光焊与激光扫描焊焊接效果对比第62-64页
    3.4 不同激光扫描焊接参数下焊缝成形与气孔率的关系第64-66页
        3.4.1 不同扫描轨迹下焊缝成形与气孔率的关系第64-65页
        3.4.2 不同扫描幅度下焊缝成形与气孔率的关系第65页
        3.4.3 不同扫描频率下焊缝成形与气孔率的关系第65-66页
    3.5 本章小节第66-68页
第4章 激光扫描焊接技术对抑制气孔的原因分析第68-89页
    4.1 图像处理算法第68-70页
        4.1.1 铝合金等离子体和小孔特征分析第68-69页
        4.1.2 铝合金等离子体与小孔的图像处理第69-70页
    4.2 等离子体波动情况的分析第70-78页
        4.2.1 等离子体的周期变化特性第70-74页
        4.2.2 等离子体的波动周期的数学统计第74-76页
        4.2.3 等离子体的面积分布第76-77页
        4.2.4 等离子体的面积波动分布规律第77-78页
    4.3 小孔波动情况分析第78-84页
        4.3.1 小孔的周期变化特性第78-82页
        4.3.2 小孔的面积波动分布规律第82-83页
        4.3.3 激光扫描焊抑制气孔的原因分析第83-84页
    4.4 不同扫描参数抑制气孔的原因分析第84-87页
        4.4.1 扫描轨迹抑制气孔的原因分析第84-85页
        4.4.2 扫描幅度抑制气孔的原因分析第85-86页
        4.4.3 扫描频率抑制气孔的原因分析第86-87页
    4.5 本章小节第87-89页
结论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5页
致谢第95-96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控制住宅厨房PM2.5浓度的气流组织优化研究
下一篇:某市第二污水厂处理工艺方案的研究及主要构筑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