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沙漠地区旅游公路安全特征分析 | 第16-22页 |
2.1 旅游公路的定义和属性 | 第16-17页 |
2.1.1 公路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公路的属性 | 第16-17页 |
2.2 旅游公路建设现状、规划设计理论体系 | 第17-19页 |
2.2.1 公路建设现状 | 第17-18页 |
2.2.2 公路规划设计理论体系 | 第18-19页 |
2.3 旅游公路和旅游公路安全特征 | 第19-20页 |
2.3.1 旅游公路安全特征 | 第19页 |
2.3.2 沙漠地区公路安全特征 | 第19-20页 |
2.4 沙漠地区旅游公路安全特征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沙漠地区旅游公路安全性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确定 | 第22-38页 |
3.1 公路安全性评价指标选取 | 第22-23页 |
3.1.1 指标选取依据与原则 | 第22-23页 |
3.1.2 指标选取 | 第23页 |
3.2 道路线形及设施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23-33页 |
3.2.1 线形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23-29页 |
3.2.2 视距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29-30页 |
3.2.3 路基路面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30-32页 |
3.2.4 平面交叉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32-33页 |
3.2.5 沿线设施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33页 |
3.3 交通条件安全评价标准 | 第33-35页 |
3.3.1 交通量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33-34页 |
3.3.2 交通组成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34-35页 |
3.3.3 速度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35页 |
3.4 道路环境指标安全评价标准 | 第35-37页 |
3.4.1 自然环境协调性评价标准 | 第35-36页 |
3.4.2 服务及附属设施设计安全评价标准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沙漠地区旅游公路安全性评价模型建立 | 第38-48页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8页 |
4.2 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 第38-46页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4.2.2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步骤 | 第39-41页 |
4.2.3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第41-44页 |
4.2.4 评价指标赋值 | 第44-45页 |
4.2.5 各级评价指标值确定 | 第45-46页 |
4.3 评价等级的确定 | 第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 | 第48-64页 |
5.1 工程概况及设计指标 | 第48-57页 |
5.1.1 道路线形及设施技术指标 | 第49-52页 |
5.1.2 交通条件技术指标 | 第52-55页 |
5.1.3 道路环境技术指标 | 第55-57页 |
5.2 公路安全性指标评价 | 第57-61页 |
5.2.1 道路线形及设施技术指标评价 | 第57-59页 |
5.2.2 交通条件技术指标评价 | 第59-60页 |
5.2.3 道路环境技术指标评价 | 第60-61页 |
5.2.4 安全性指标整体评价 | 第61页 |
5.3 改善措施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