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切与后殖民之“耻”--一种文化创伤理论的视角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相关文献综 | 第11-16页 |
1.国内的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后殖民与文化创伤理论 | 第17-25页 |
(一)后殖民理论与创伤理论概述 | 第17-18页 |
(二)后殖民与创伤理论的契合 | 第18-20页 |
(三)后殖民主义与创伤理论结合的可能性 | 第20-25页 |
1.后殖民种族创伤理论简述 | 第20-21页 |
2.弗朗兹·法农的宝贵遗产 | 第21-24页 |
3.其他后殖民创伤理论 | 第24-25页 |
二、《耻》与后殖民种族创伤 | 第25-39页 |
(一)南非与库切 | 第25-27页 |
1.南非:种族隔离灾难深重的国度 | 第25-26页 |
2.库切生平与《耻》的写作背景 | 第26-27页 |
(二)《耻》中人物的创伤经历 | 第27-34页 |
1.白人后裔代表 | 第27-30页 |
2.黑人与有色人种后裔 | 第30-34页 |
(三)《耻》的后殖民种族创伤内涵 | 第34-39页 |
1.个人/身心的创伤与耻辱 | 第34-36页 |
2.种族/历史的创伤与耻辱 | 第36-39页 |
三、后殖民种族创伤的不同面向 | 第39-47页 |
(一)后殖民创伤的普遍存在 | 第39-41页 |
(二)后殖民创伤存在的原因 | 第41-44页 |
(三)《耻》对于后殖民创伤的研究意义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