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群落演替对濒危植物华木莲种群的影响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0页
    1.1 生物多样性和濒危植物保护第11-12页
        1.1.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第11页
        1.1.2 濒危植物第11页
        1.1.3 濒危植物的保护与问题第11-12页
    1.2 濒危植物华木莲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1 华木莲地理分布第12页
        1.2.2 华木莲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2-1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问题第13-18页
        1.3.1 濒危植物群落特征研究第13-14页
        1.3.2 珍稀植物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第14-16页
        1.3.3 种内种间关系研究第16-17页
        1.3.4 植物生长与表型特征对不同生境的响应第17-18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5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濒危植物华木莲群落特征研究第20-28页
    2.1 研究区概况与调查分析方法第20-21页
        2.1.1 研究区概况第20页
        2.1.2 调查和分析方法第20-2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1-27页
        2.2.1 群落区系与组成特征第21-22页
        2.2.2 群落外貌特征第22-23页
        2.2.3 林分密度与重要值分析第23-24页
        2.2.4 径级结构第24-25页
        2.2.5 垂直结构第25-26页
        2.2.6 物种多样性特征第26页
        2.2.7 土壤养分及空气温湿度情况第26-27页
    2.3 小结与讨论第27-28页
        2.3.1 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物种重要值第27页
        2.3.2 径级结构和垂直结构第27页
        2.3.3 林分密度第27-28页
第三章 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华木莲种群结构与动态第28-34页
    3.1 研究方法第28-29页
        3.1.1 样地设置第28页
        3.1.2 种群径级结构划分第28页
        3.1.3 静态生命表第28页
        3.1.4 种群数量动态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第28-2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9-32页
        3.2.1 不同演替过程华木莲种群年龄结构第29页
        3.2.2 不同演替阶段中华木莲种群动态第29-32页
    3.3 讨论与小结第32-34页
        3.3.1 不同群落演替程度下华木莲种群的年龄结构第32页
        3.3.2 两种群落中华木莲的种群动态第32-34页
第四章 华木莲邻体竞争情况及其对华木莲个体生长的影响第34-50页
    4.1 研究方法第34-35页
        4.1.1 样地设置与样圆调查第34页
        4.1.2 样株选取与生长量测量方法第34-35页
        4.1.3 数据处理第3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5-46页
        4.2.1 华木莲受到的种内和种间竞争第35-37页
        4.2.2 不同群落演替程度下华木莲种内与种间竞争第37-39页
        4.2.3 不同种类竞争木的竞争强度第39-40页
        4.2.4 对象木华木莲胸径与竞争指数的关系及其预测第40-42页
        4.2.5 不同群落演替程度下华木莲胸径生长情况第42-44页
        4.2.6 树龄-胸径预测模型第44-45页
        4.2.7 不同树龄华木莲在相同生长阶段胸径生长第45页
        4.2.8 邻体竞争对华木莲胸径增长的影响第45-46页
    4.3 讨论与小结第46-50页
        4.3.1 群落水平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第46-47页
        4.3.2 竞争强度与华木莲(对象木)胸径关系第47页
        4.3.3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华木莲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第47页
        4.3.4 常绿树种对华木莲的竞争第47-48页
        4.3.5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下华木莲胸径生长情况第48页
        4.3.6 不同树龄华木莲在相同生长阶段胸径生长第48-50页
第五章 华木莲幼苗生长特性和表型性状研究第50-55页
    5.1 研究方法第50-51页
        5.1.1 样株选择第50页
        5.1.2 指标选择第50页
        5.1.3 数据测量第50-51页
        5.1.4 数据分析第51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1-53页
        5.2.1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下华木莲幼苗长势分析第51页
        5.2.2 华木莲幼苗形态对群落演替的响应第51-52页
        5.2.3 华木莲幼苗形态变异特征第52页
        5.2.4 种群内和种群间的表型变异第52-53页
    5.3 小结与讨论第53-55页
        5.3.1 华木莲幼苗的生长特性第53页
        5.3.2 华木莲幼苗的形态特征第53-5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6.1 总结第55-56页
    6.2 展望第56页
    6.3 建议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特有裸子植物白豆杉(红豆杉科)谱系地理学研究
下一篇:江西老虎脑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