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6-17页 |
1 绪论 | 第17-33页 |
1.1 量子同步理论的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2 量子系统中的同步现象 | 第19-26页 |
1.2.1 纳米振子系统 | 第19-21页 |
1.2.2 光力系统 | 第21-23页 |
1.2.3 自旋系统 | 第23-25页 |
1.2.4 其它系统 | 第25-26页 |
1.3 基于误差算符的量子同步定义 | 第26-29页 |
1.4 量子同步与量子关联 | 第29-30页 |
1.5 本文研究的量子同步问题 | 第30-33页 |
2 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 | 第33-49页 |
2.1 量子态 | 第33-35页 |
2.2 开放量子系统 | 第35-39页 |
2.2.1 量子主方程 | 第35-36页 |
2.2.2 量子Langevin方程 | 第36-37页 |
2.2.3 量子Langevin方程的数值解 | 第37-39页 |
2.3 腔光力系统 | 第39-42页 |
2.4 经典同步理论 | 第42-46页 |
2.4.1 经典同定义 | 第42页 |
2.4.2 Pearson参数 | 第42-43页 |
2.4.3 Lyapunov指数 | 第43-44页 |
2.4.4 Kuramoto模型 | 第44-46页 |
2.5 Heisenberg不确定原理 | 第46-49页 |
3 量子同步的判据与度量 | 第49-67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平均场处理下的量子同步判据 | 第50-52页 |
3.3 量化量子同步的准则 | 第52-53页 |
3.4 基于相对误差的量子同步度量 | 第53-55页 |
3.5 量子同步度量在光力同步现象中的应用 | 第55-64页 |
3.6 量子同步度量在离散变量系统中的推广 | 第64-65页 |
3.7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65-67页 |
4 物理系统中实现量子同步 | 第67-95页 |
4.1 引言 | 第67-68页 |
4.2 量子系统中的耦合同步 | 第68-79页 |
4.2.1 实现耦合同步的一般理论 | 第68-69页 |
4.2.2 模型与系统动力学 | 第69-74页 |
4.2.3 耦合对量子同步的影响 | 第74-79页 |
4.3 量子系统中的控制同步 | 第79-93页 |
4.3.1 Heisenberg绘景中的量子Lyapunov控制 | 第79-81页 |
4.3.2 模型与系统动力学 | 第81-84页 |
4.3.3 振子间的常数误差同步 | 第84-89页 |
4.3.4 振子间的时间延迟同步 | 第89-93页 |
4.4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93-95页 |
5 网络结构中实现量子同步 | 第95-123页 |
5.1 引言 | 第95-96页 |
5.2 网络理论简介 | 第96-99页 |
5.2.1 网络的特征量 | 第96页 |
5.2.2 网络的分类 | 第96-99页 |
5.3 星形网络中的量子同步 | 第99-108页 |
5.4 小世界网络中的量子同步 | 第108-113页 |
5.5 无标度网络中的量子同步 | 第113-119页 |
5.6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119-123页 |
6 量子同步在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 第123-145页 |
6.1 引言 | 第123-124页 |
6.2 量子Zeno近似加速 | 第124-134页 |
6.2.1 量子Zeno近似加速的一般理论 | 第124-127页 |
6.2.2 在纠缠制备中的例子 | 第127-134页 |
6.3 量子系统中的参数识别 | 第134-143页 |
6.3.1 量子参数识别的一般理论 | 第134-135页 |
6.3.2 腔QED系统中的例子 | 第135-143页 |
6.4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143-14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45-149页 |
7.1 结论 | 第145-146页 |
7.2 创新点 | 第146-147页 |
7.3 展望 | 第147-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65-167页 |
致谢 | 第167-169页 |
作者简介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