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选题缘由 | 第8页 |
2.研究目的 | 第8-9页 |
3.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国内对贾樟柯电影的研究 | 第10-12页 |
2.国外对贾樟柯电影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三晋文化:贾樟柯电影的宏观情境 | 第14-26页 |
(一)三晋文化概述 | 第14-22页 |
1.三晋文化的含义及特点 | 第15-19页 |
2.三晋文化对人的影响 | 第19-22页 |
(二)现代化进程中山西真实生活形态 | 第22-26页 |
1.山西县城现代化发展演变过程 | 第22-23页 |
2.现代化进程中的山西电影 | 第23-26页 |
二、民俗情结:贾樟柯电影的微观基础 | 第26-36页 |
(一)贾樟柯成长经历及其美学关怀 | 第26-29页 |
1.用电影书写汾阳情结 | 第26-28页 |
2.贾氏电影风格的初步萌芽 | 第28-29页 |
(二)贾樟柯电影中的山西情结 | 第29-36页 |
1.“民工导演”贾樟柯电影中汾阳元素的呈现 | 第29-31页 |
2.贾樟柯电影的底层叙事视角 | 第31-36页 |
三、边缘人的诗意逍遥:贾樟柯电影民俗意象解读 | 第36-50页 |
(一)小武,社会边缘的独行者 | 第37-40页 |
(二)站台,梦想的看客 | 第40-44页 |
(三)三峡好人:底层民众的生活原态 | 第44-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1 .贾樟柯1994-2013年全部作品及奖项 | 第56-58页 |
附录2 .贾樟柯影视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