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9页 |
(二)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7页 |
1. 机智人物故事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2. 刘伯温机智传说的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刘伯温机智传说的类型学研究 | 第19-33页 |
(一) 出谋划策传说 | 第19-26页 |
1. 学狗叫型 | 第20-21页 |
2. 计免皇粮型 | 第21-23页 |
3. 蛛网救人型 | 第23-24页 |
4. 巧止葬型 | 第24页 |
5. 聚宝盆型 | 第24-26页 |
(二) 机智断案型刘伯温传说 | 第26-33页 |
1. 二母争子型 | 第27-29页 |
2. 浮脂辨盗型 | 第29-30页 |
3. 破鸡辨食型 | 第30-33页 |
二、作为机智人物的刘伯温形象的塑造—历史事实的传奇化 | 第33-45页 |
(一) 正史中的智慧人物刘基 | 第33-39页 |
1. 世家出身 | 第33-34页 |
2. 耿直官员 | 第34页 |
3. 王佐帝师 | 第34-39页 |
(二) 民间传说中的机智人物刘伯温 | 第39-41页 |
1. 天资聪颖的神童 | 第39-40页 |
2. 机智正直的官员 | 第40页 |
3. 能谋善算的军师 | 第40-41页 |
(三) 民间传说对历史事实的传奇化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三、刘伯温机智传说的思想内涵与社会功能 | 第45-53页 |
(一) 刘伯温机智传说体现的民众思想 | 第45-49页 |
1. 对智慧的崇尚与追求 | 第45-46页 |
2. 惩恶扬善的愿望 | 第46-47页 |
3. 对正统秩序的反叛 | 第47-49页 |
(二) 刘伯温机智传说的社会功能 | 第49-53页 |
1. 表达意愿,交流情感 | 第49-50页 |
2. 教育后代,警醒世人 | 第50页 |
3. 娱乐消遣,放松身心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