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发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1页
    (一)选题缘由第11页
        1.招生制度——研究生教育的“生命源”第11页
        2.美国——研究生教育强国第11页
    (二)选题意义第11-12页
        1.理论意义第11-12页
        2.实践意义第12页
    (三)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概念界定第12-13页
    (四)文献综述第13-17页
        1.国内相关研究第13-15页
        2.国外相关研究第15-17页
    (五)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17-18页
        1.研究方法第17-18页
        2.研究思路第18页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第18-21页
        1.研究重点第18-19页
        2.研究难点第19页
        3.创新之处第19-21页
一、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萌芽(17世纪—19世纪80年代)第21-29页
    (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起步第21-25页
    (二)美国研究生起步时期的招生制度第25-26页
    (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招生标准第26-28页
    小结第28-29页
二、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确立:传统录取标准的雏形(19世纪90年代—20世纪30年代)第29-37页
    (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化第29-30页
    (二)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第30-33页
        1.本科学历的认证第31页
        2.选择性准入招生第31-32页
        3.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第32-33页
    (三)哈佛大学研究生招生:录取目标的转向第33-34页
    小结第34-37页
三、招考分离制度的确立:GRE的标准化(20世纪40年代——60年代中期)第37-45页
    (一)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黄金期”第37-38页
        1.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第37页
        2.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第37-38页
        3.研究生教育走向世界第38页
    (二)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第38-41页
    (三)宾夕法尼亚大学:标准化考试下的招生政策第41-43页
    小结第43-45页
四、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调整:非认知能力考察的初现(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初)第45-55页
    (一)美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第45-48页
        1.美国弱势群体追求教育平等第45-46页
        2.研究生教育的低谷与恢复第46-48页
    (二)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第48-51页
        1.推荐信评价等非认知能力的考察作为录取的重要标准第48-49页
        2.少数族裔:特殊招生计划第49-50页
        3.外国留学生:语言能力的测试(TOEFL)第50-51页
    (三)德克萨斯大学法学院——优先录取计划第51-53页
    小结第53-55页
五、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第55-65页
    (一)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背景第55-57页
        1.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第55-56页
        2.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第56-57页
        3.研究生教育的市场化第57页
    (二)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第57-62页
        1.入学考试的多元化第57-59页
        2.多元指标推荐信的出现第59-60页
        3.为非传统学生量身定制“投资组合”招生方式第60-62页
    (三)查普曼大学多样化的招生方式第62-63页
    小结第63-65页
六、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历史发展的趋势、反思及启示第65-74页
    (一)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历史发展的趋势第65-69页
        1.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逐步公平第65-66页
        2.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日益细化第66-67页
        3.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机构:日趋专业第67页
        4.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日益灵活第67-68页
        5.硕士研究生录取标准:逐渐综合化第68-69页
    (二)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历史发展的反思第69-70页
        1.招生录取决定的主观化第69-70页
        2.对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的过度依赖第70页
    (三)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历史发展的启示第70-74页
        1.招生权力下放,扩大招生自主权第71页
        2.注重非认知能力的考察第71-72页
        3.注重综合能力的测试第72-73页
        4.建立多元化录取标准第73-74页
总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3页
致谢第83-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
下一篇:当代书法教育在颜真卿楷书技法上的“误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