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伦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0-15页 |
1.3.1 国外技术创新伦理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2 国内技术创新伦理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企业生态技术创新与伦理概述 | 第16-22页 |
2.1 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1.1 技术创新 | 第16-17页 |
2.1.2 生态技术创新 | 第17页 |
2.1.3 企业生态技术创新 | 第17-19页 |
2.2 伦理与企业伦理 | 第19-22页 |
2.2.1 伦理 | 第19-20页 |
2.2.2 企业伦理 | 第20-22页 |
第3章 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伦理表现 | 第22-28页 |
3.1 企业生态技术创新运行过程的伦理表现 | 第22-26页 |
3.1.1 技术创新缺乏生态的设计伦理 | 第22-24页 |
3.1.2 技术创新忽视社会责任的制造伦理价值观 | 第24-25页 |
3.1.3 技术创新营销伦理失范 | 第25-26页 |
3.2 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管理伦理表现 | 第26-28页 |
第4章 企业生态技术创新伦理缺失原因分析 | 第28-38页 |
4.1 技术创新自然伦理观的变化 | 第28-31页 |
4.1.1 技术创新自然伦理观的发展 | 第28-29页 |
4.1.2 技术创新自然伦理观的现状 | 第29-31页 |
4.2 技术创新经济伦理观的变化 | 第31-33页 |
4.2.1 技术创新经济伦理观的发展 | 第31-32页 |
4.2.2 技术创新经济伦理观的现状 | 第32-33页 |
4.3 政府相关伦理准则的缺失 | 第33-35页 |
4.3.1 技术创新法律不完善的表现 | 第33-34页 |
4.3.2 政府的伦理准则不完善 | 第34-35页 |
4.4 企业与其他主体之间伦理规约不足 | 第35-36页 |
4.4.1 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伦理缺失 | 第35页 |
4.4.2 产学研模式的伦理困境 | 第35-36页 |
4.5 企业生态技术创新与公众之间的伦理缺失 | 第36-38页 |
第5章 企业生态技术创新伦理的构建 | 第38-46页 |
5.1 树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自然伦理观 | 第38-39页 |
5.2 树立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循环经济”伦理观 | 第39-40页 |
5.2.1 循环经济伦理观及其运行原则 | 第39-40页 |
5.2.2 循环经济伦理观的意义 | 第40页 |
5.3 树立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 第40-42页 |
5.3.1 企业发展伦理观的变化 | 第40-41页 |
5.3.2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原则 | 第41-42页 |
5.4 构建生态技术创新相关伦理法规 | 第42-43页 |
5.5 构建企业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伦理规范 | 第43-44页 |
5.5.1 企业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伦理关系 | 第43-44页 |
5.5.2 产学研模式的新发展 | 第44页 |
5.6 构建企业生态技术创新与公众之间的伦理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