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8页 |
1.1 荧光物质概述 | 第15-24页 |
1.1.1 共轭光电聚合物概述 | 第16-17页 |
1.1.2 含氮非典型性荧光聚合物 | 第17-23页 |
1.1.2.1 聚酰胺胺概述 | 第18-20页 |
1.1.2.2 聚氨酯概述 | 第20-22页 |
1.1.2.3 其他含氮自发荧光聚合物概述 | 第22-23页 |
1.1.3 小分子胺类物质 | 第23-24页 |
1.2 超分子化学概述 | 第24-26页 |
1.2.1 超分子化学本质 | 第25页 |
1.2.2 超分子聚合物 | 第25页 |
1.2.3 基于多元羧酸与多元胺的超分子聚合物 | 第25-26页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目的以及意义 | 第26-2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多重刺激响应荧光超分子聚合物 | 第28-38页 |
2.1 前言 | 第28-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29-30页 |
2.2.2 超分子聚合物制备 | 第30页 |
2.2.2.1 超分子聚合物溶液制备 | 第30页 |
2.2.2.2 超分子聚合物薄膜的制备 | 第30页 |
2.2.3 测试与表征 | 第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2.4 总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结构对超分子材料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38-48页 |
3.1 前言 | 第38-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3.2.1 实验仪器与原料 | 第39-40页 |
3.2.2 超分子薄膜的制备 | 第40页 |
3.2.3 测试与表征 | 第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3.4 总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