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0-28页 |
1.2.1 热化学非平衡流数值模拟 | 第20-21页 |
1.2.2 激波反射 | 第21-27页 |
1.2.3 激波-边界层干扰 | 第27-28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8-31页 |
第二章 数值方法和实验设备 | 第31-57页 |
2.1 流动控制方程 | 第31-34页 |
2.1.1 热化学非平衡流的Navier-stokes方程 | 第31-33页 |
2.1.2 控制方程无量纲化 | 第33-34页 |
2.2 物理化学模型 | 第34-39页 |
2.2.1 热力学模型 | 第34-35页 |
2.2.2 化学动力学模型 | 第35-37页 |
2.2.3 输运模型 | 第37-38页 |
2.2.4 湍流模型 | 第38-39页 |
2.3 数值算法 | 第39-44页 |
2.3.1 控制方程离散 | 第39-40页 |
2.3.2 重构 | 第40-42页 |
2.3.3 推进 | 第42-43页 |
2.3.4 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2.4 程序验证 | 第44-52页 |
2.4.1 钝头体绕流 | 第44-49页 |
2.4.2 压缩拐角绕流 | 第49-52页 |
2.5 实验设备和测量工具 | 第52-5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三章 准定常激波反射中马赫杆凸起变形及其热化学非平衡效应研究 | 第57-75页 |
3.1 引言 | 第57-59页 |
3.2 初始设置和网格收敛性 | 第59-60页 |
3.3 数值模拟结果 | 第60-64页 |
3.3.1 典型流场分析 | 第60-62页 |
3.3.2 高温气体效应对变形量的影响 | 第62-64页 |
3.4 理论预估模型 | 第64-69页 |
3.5 高温气体效应的作用机制 | 第69-72页 |
3.6 马赫杆变形转变准则 | 第72-7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运动激波反射中含粘性和非定常性的马赫杆变形研究 | 第75-91页 |
4.1 含层流边界层的马赫杆变形研究 | 第75-82页 |
4.1.1 实验研究 | 第75-78页 |
4.1.2 数值研究 | 第78-82页 |
4.2 爆炸波反射中的马赫杆变形 | 第82-90页 |
4.2.1 流场演变 | 第83-87页 |
4.2.2 分析和讨论 | 第87-9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高焓来流下典型构型中的激波-边界层干扰研究 | 第91-111页 |
5.1 引言 | 第91-92页 |
5.2 双楔流场数值模拟和实验一致性研究 | 第92-101页 |
5.2.1 几何参数和来流条件 | 第93-94页 |
5.2.2 基础流场分析 | 第94-97页 |
5.2.3 来流偏转 | 第97页 |
5.2.4 前缘钝化 | 第97-100页 |
5.2.5 层湍流边界层 | 第100-101页 |
5.3 高马赫数下进气道高温气体效应研究 | 第101-108页 |
5.3.1 基础设置和进气道无堵塞下的流动状态 | 第102-103页 |
5.3.2 进气道堵塞下的流动状态 | 第103-105页 |
5.3.3 高温气体效应对喘振的影响 | 第105-10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8-11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第111-112页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2页 |
6.3 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