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及应用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3页 |
2.1.1 跨境电子商务(进口) | 第19-21页 |
2.1.2 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检验检疫 | 第21-22页 |
2.1.3 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检验检疫政府监管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2.1 政府监管理论 | 第23-24页 |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第24-25页 |
2.2.3 社会服务理论 | 第25-27页 |
2.2.4 场域安全理论 | 第27-28页 |
第3章 大连市跨境电商(进口)检验检疫政府监管的现状分析 | 第28-36页 |
3.1 大连市跨境电商(进口)检验检疫政府监管的举措与成效 | 第28-30页 |
3.1.1 目前所采取的举措 | 第28-29页 |
3.1.2 取得的成效 | 第29-30页 |
3.2 大连市跨境电商(进口)检验检疫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3页 |
3.2.1 监管理念传统创新力不够 | 第30-31页 |
3.2.2 政策制度滞后规范性不强 | 第31-32页 |
3.2.3 监管体系不完善结构单一 | 第32-33页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3.3.1 监管方法转变不及时 | 第33-34页 |
3.3.2 缺少上位法有效支撑 | 第34-35页 |
3.3.3 缺乏检验检疫监管新思路 | 第35-36页 |
第4章 国内外跨境电商(进口)检验检疫政府监管的经验借鉴 | 第36-43页 |
4.1 国外跨境电商(进口)检验检疫政府监管概况 | 第36-38页 |
4.1.1 美国:政府和协会共同监管 | 第36页 |
4.1.2 欧盟:货物来源地政府管理 | 第36-37页 |
4.1.3 日本:行业集中整合标准高 | 第37-38页 |
4.1.4 新加坡:开放动态不失严格 | 第38页 |
4.2 国内其他城市跨境电商(进口)检验检疫监管状况 | 第38-40页 |
4.2.1 杭州:商品备案清单管理 | 第38-39页 |
4.2.2 宁波:入区检疫出区核销 | 第39页 |
4.2.3 广州:源头可溯责任可究 | 第39-40页 |
4.3 经验借鉴 | 第40-43页 |
4.3.1 采用备案方式以落实诚信名单 | 第40-41页 |
4.3.2 制度法规要突破要创新 | 第41页 |
4.3.3 强化信息化系统操作 | 第41-43页 |
第5章 对大连跨境电商(进口)检验检疫政府监管的政策建议 | 第43-53页 |
5.1 转变传统监管理念 | 第43-45页 |
5.1.1 从批批申报检验向集中申报检验转变 | 第43-44页 |
5.1.2 从线下监管向线上监管转变 | 第44-45页 |
5.1.3 从不合格假定到合格假定转变 | 第45页 |
5.2 完善跨境电商检验检疫(进口)监管法规和制度 | 第45-48页 |
5.2.1 修订跨境电商(进口)管理办法 | 第46-47页 |
5.2.2 更新负面清单制度 | 第47-48页 |
5.3 建立健全跨境电商(进口)检验检疫监管体系 | 第48-53页 |
5.3.1 建立信用监管体系 | 第48-49页 |
5.3.2 设置风险管理措施 | 第49-50页 |
5.3.3 完善跨境电商(进口)检验检疫监管系统建设 | 第50-51页 |
5.3.4 探索新形势下检验检疫监管举措 | 第51-53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