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发电机、大型发电机组(总论)论文

微电网中虚拟同步发电机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7-34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7-19页
        1.1.1 分布式发电接入对电网的影响第17-18页
        1.1.2 微电网发展的意义及挑战第18-19页
    1.2 微电网中逆变器控制技术第19-25页
        1.2.1 逆变器控制策略第19-23页
        1.2.2 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第23-25页
    1.3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研究现状第25-30页
        1.3.1 VSYNC项目模型第25-26页
        1.3.2 虚拟惯性下垂模型第26-27页
        1.3.3 Ise实验室模型第27-28页
        1.3.4 Synchronverter模型第28-30页
        1.3.5 问题描述第30页
    1.4 微电网分层协调控制技术第30-32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2-34页
第2章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及运行特性研究第34-67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虚拟同步发电机模型及拓扑结构第34-38页
        2.2.1 虚拟同步发电机模型第34-36页
        2.2.2 虚拟同步发电机拓扑结构及控制框图第36-38页
    2.3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的实现第38-43页
        2.3.1 有功-频率控制第38-40页
        2.3.2 无功-电压控制第40页
        2.3.3 电压方程与双闭环控制第40-42页
        2.3.4 带载预同步控制第42-43页
    2.4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参数分析第43-50页
        2.4.1 小信号分析模型第44-46页
        2.4.2 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46-48页
        2.4.3 主要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第48-50页
    2.5 虚拟同步发电机运行特性仿真分析第50-56页
        2.5.1 不同工况下有功-频率特性分析第50-54页
        2.5.2 与传统下垂控制对比分析第54-55页
        2.5.3 与同步发电机的对比分析第55-56页
    2.6 实验验证第56-62页
        2.6.1 带载并离网切换实验第57-58页
        2.6.2 并网运行实验第58-60页
        2.6.3 VSG与下垂控制对比实验第60-62页
    2.7 一种“电网友好型”分布式电源的实现第62-66页
        2.7.1 光储分布式发电系统结构第62页
        2.7.2 电网频率自适应控制策略第62-64页
        2.7.3 光伏功率平滑控制策略第64页
        2.7.4 光储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实验第64-66页
    2.8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3章 VSG并联运行时功率解耦优化控制方法的研究第67-86页
    3.1 引言第67页
    3.2 VSG并联功率耦合问题分析第67-71页
        3.2.1 输出阻抗对并联功率分配的影响第67-69页
        3.2.2 VSG并联功率调节特性研究第69-71页
    3.3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功率解耦控制方法第71-73页
    3.4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参数离线仿真优化方法第73-77页
        3.4.1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介绍第73-76页
        3.4.2 参数离线仿真优化流程第76-77页
    3.5 VSG并联控制参数优化过程第77-80页
        3.5.1 微电网仿真模型第77-78页
        3.5.2 目标函数与适应值计算第78-79页
        3.5.3 参数优化结果分析第79-80页
    3.6 仿真验证第80-82页
    3.7 实验验证第82-84页
    3.8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4章 VSG并联运行时转动惯量动态调节方法研究第86-104页
    4.1 引言第86页
    4.2 转动惯量对VSG并联稳定性的影响第86-89页
    4.3 转动惯量的动态调节方法分析第89-92页
        4.3.1 上下界二限值控制方法第90-91页
        4.3.2 转动惯量自适应调节法第91-92页
    4.4 VSG的暂态能量函数分析第92-96页
        4.4.1 传统暂态能量函数法第92-94页
        4.4.2 VSG的暂态能量变化过程分析第94-96页
    4.5 转动惯量动态调节方法的改进第96-98页
    4.6 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第98-103页
        4.6.1 仿真验证第98-101页
        4.6.2 实验验证第101-103页
    4.7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5章 多源微电网频率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第104-123页
    5.1 引言第104页
    5.2 光/储/柴多源微电网系统结构第104-106页
        5.2.1 多源微电网系统拓扑结构第104-105页
        5.2.2 多源微电网分层控制系统结构第105-106页
    5.3 微源特性分析及本地运行控制策略第106-112页
        5.3.1 光伏发电单元第106-108页
        5.3.2 锂电池和铅酸蓄电池储能单元第108-111页
        5.3.3 柴油发电单元第111-112页
    5.4 多源微电网频率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第112-116页
        5.4.1 微电网中频率控制特点分析第112-113页
        5.4.2 频率分区协调控制策略第113-114页
        5.4.3 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控制第114-116页
    5.5 实验平台搭建及实验验证第116-122页
        5.5.1 多源微电网实验平台搭建第116-118页
        5.5.2 柴油机与VSG并联投切实验第118-119页
        5.5.3 多源微电网二次调频实验验证第119-122页
    5.6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结论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5页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35-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态锂与固态铜和钨相互作用的原子模拟
下一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材料在超电容和锂、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