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5介导针刺止痒作用机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7-11页
前言第11-15页
实验研究第15-42页
    第一部分 瘙痒与Stat5的介导研究第15-32页
        1.实验材料第15-18页
            1.1 实验动物第15页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第15-17页
            1.3 溶液配制第17页
            1.4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17-18页
        2.实验方法第18-24页
            2.1 小鼠基因表型鉴定第18-20页
            2.2 动物分组第20页
            2.3 小鼠瘙痒模型制备第20页
            2.4 瘙痒行为学实验第20-21页
            2.5 样本取材第21页
            2.6 STAT5蛋白表达检测第21-23页
            2.7 统计分析第23-24页
        3.实验结果第24-31页
            3.1 基因表型鉴定结果第24页
            3.2 不同浓度组胺皮下注射后小鼠的搔抓反应第24-26页
            3.3 Stat5ffcre小鼠对急性瘙痒的反应第26-29页
            3.4 组胺注射后不同时间点海马和下丘脑STAT5表达情况第29-31页
        4.小结第31-32页
    第二部分 针刺止痒与Stat5的介导研究第32-42页
        1.实验材料第32-33页
            1.1 实验动物第32页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第32页
            1.3 溶液配制第32-33页
            1.4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33页
        2.实验方法第33-35页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第33页
            2.2 模型建立第33页
            2.3 穴位选择第33页
            2.4 针刺干预第33-34页
            2.5 药物注射第34页
            2.6 行为学评判指标第34页
            2.7 样本取材第34页
            2.8 STAT5蛋白表达检测第34页
            2.9 统计分析第34-35页
        3.实验结果第35-41页
            3.1 不同频率电针止痒结果第35-39页
            3.2 DRG、海马、下丘脑内STAT5的表达水平第39-41页
        4.小结第41-42页
讨论第42-57页
    1.中医对瘙痒的认识第42页
    2.现代医学对瘙痒的认识第42-44页
        2.1 痒觉的传导通路第42-43页
        2.2 瘙痒的研究进展第43-44页
    3.瘙痒模型的建立方法第44-47页
        3.1 特定种系动物瘙痒模型第44-45页
        3.2 中枢注射吗啡的瘙痒模型第45页
        3.3 致敏物质诱导的瘙痒模型第45-46页
        3.4 药物浓度选择第46-47页
        3.5 瘙痒动物模型的评价第47页
    4.针刺方案的选取第47-51页
        4.1 电针的选择依据第47-49页
        4.2 足三里选穴依据第49-51页
    5.Stat5基因敲除技术第51-52页
    6.转录因子Stat5与瘙痒的关系第52-55页
        6.1 JAK-STAT通路与免疫调节第52-53页
        6.2 瘙痒与疼痛的关系第53-54页
        6.3 Stat5与瘙痒相关分子第54-55页
    7.Stat5与针刺止痒的关系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问题与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附件一:综述第66-73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刺配合腹部推拿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辨证取穴及经筋结点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