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地基基础及其加固论文

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稳定性及支护措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地下洞室稳定性研究第11-14页
        1.2.2 洞室群的开挖与支护研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初始应力场反演分析第16-30页
    2.1 岩体初始应力的组成第16-17页
    2.2 岩体初始应力的影响因素第17页
    2.3 FLAC3D三维数值分析方法简介第17-19页
        2.3.1 运动方程式第18页
        2.3.2 结构方程式第18-19页
        2.3.3 计算流程第19页
    2.4 工程概况第19-23页
    2.5 岩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第23-30页
        2.5.1 反分析方法第23-24页
        2.5.2 反演模型第24-26页
        2.5.3 反演结果分析第26-30页
第三章 洞室稳定性开挖效应研究第30-46页
    3.1 洞室的开挖方案第30-31页
    3.2 数值模型第31-33页
    3.3 洞室开挖效应对比分析第33-45页
        3.4.1 位移场第33-37页
        3.4.2 应力场第37-40页
        3.4.3 塑性屈服区第40-42页
        3.4.4 逐级开挖对洞室围岩变形的影响第42-45页
    3.4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支护措施加固效果评价及优化研究第46-62页
    4.1 失稳模式与支护设计原则第46页
    4.2 喷锚支护力学模型的基本特点第46-48页
    4.3 支护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支护方案第48-50页
    4.4 支护效果第50-54页
        4.4.1 特征点变形分析第50-51页
        4.4.2 特征点应力分析第51-52页
        4.4.3 洞室围岩塑性区分析第52页
        4.4.4 锚杆内力分析第52-54页
    4.5 支护措施优化方案研究第54-60页
        4.5.1 位移场第56-57页
        4.5.2 应力场第57-59页
        4.5.3 塑性屈服区第59-60页
        4.5.4 优化方案比选第60页
    4.6 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岩体力学参数敏感性对洞室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62-68页
    5.1 围岩变形模量敏感性分析第62-64页
        5.1.1 位移场第62-63页
        5.1.2 应力场第63-64页
        5.1.3 塑性屈服区第64页
    5.2 内摩擦角敏感性分析第64-66页
        5.2.1 位移场第64-65页
        5.2.2 应力场第65页
        5.2.3 塑性屈服区第65-66页
    5.3 凝聚力敏感性分析第66-67页
        5.3.1 位移场第66页
        5.3.2 应力场第66-67页
        5.3.3 塑性屈服区第67页
    5.4 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8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课题目录)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ROFIBUS智能楼宇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乌鞘岭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整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