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油气储运机械设备论文--油气管道论文

深海海底输油管道热—结构耦合级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第12-15页
        1.2.1 深海管道热应力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海底输油管道热-结构耦合分析第13-14页
        1.2.3 泄漏海管的地震作用分析第14-15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海底管道热-结构耦合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17-33页
    2.1 ANSYS有限元软件在热分析中的应用第17-20页
        2.1.1 ANSYS简介第17页
        2.1.2 热分析在ANSYS中的求解方式第17-19页
        2.1.3 有限元中耦合场分析第19页
        2.1.4 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流程第19-20页
    2.2 传热学的基本理论第20-23页
        2.2.1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第20-22页
        2.2.2 热传导过程第22页
        2.2.3 热传导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第22-23页
        2.2.4 海底输油管道热分析问题描述第23页
    2.3 X65的本构关系第23-24页
    2.4 荷载分析第24页
    2.5 深海管道模型建立第24-26页
        2.5.1 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第25页
        2.5.2 热-结构耦合模型有限单元的选取第25页
        2.5.3 模具物理参数第25-26页
        2.5.4 网格划分第26页
    2.6 海底管道的对流换热系数第26-30页
        2.6.1 原油与海底管道间的对流换热系数第27页
        2.6.2 海水与海底管道间的对流换热系数第27页
        2.6.3 原油与海水间的总传热系数第27-30页
    2.7 模型验证第30页
    2.8 无泄漏海底管道的热-结构耦合分析第30-32页
        2.8.1 控制温度因素情况第31-32页
    2.9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泄漏海底管道热-结构耦合分析第33-44页
    3.1 泄漏海底管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3-34页
        3.1.1 模型简化第33页
        3.1.2 泄漏口选取第33页
        3.1.3 网格划分第33-34页
        3.1.4 边界条件第34页
    3.2 泄漏海底管道热-结构耦合分析第34-42页
        3.2.1 控制输送压力因素第34-36页
        3.2.2 控制运行温度因素第36-37页
        3.2.3 温度与输送压力共同作用第37-41页
        3.2.4 应变分析第41-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泄漏海底管道的地震响应分析第44-60页
    4.1 泄漏海底管道理论模型的建立第44-47页
        4.1.2 海底管道地震响应模型确定第44页
        4.1.3 弹簧单元的选取第44-46页
        4.1.4 海底管道结构地震动响应运动方程第46页
        4.1.5 海底管道结构地震响应时程分析法第46-47页
    4.2 泄漏海底管道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7页
        4.2.1 有限单元的选取及网格划分第47页
        4.2.2 有限元模型第47页
        4.2.3 约束施加第47页
    4.3 地震波的选取第47-48页
    4.4 模型验证第48-49页
    4.5 海底管道固有振型分析第49-51页
    4.6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51-54页
    4.7 泄漏口尺寸对海底管道抗震性能影响第54-59页
        4.7.1 时程曲线分析第55-57页
        4.7.2 应力-应变分析第57-59页
    4.8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海重型ROV双机械手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新型近钻头随钻测量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