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着丝粒蛋白CENP-LN识别CENP-A核小体的结构机与功能研究和金黄色葡萄球菌Pfk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篇 着丝粒蛋白CENP-LN识别CENP-A核小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第14-130页
    第一章 综述第14-42页
        1.1 有丝分裂第14-16页
            1.1.1 间期(Interphase)第14-15页
            1.1.2 分裂期(Mitosis)第15-16页
        1.2 着丝粒(Centromere)第16-19页
            1.2.1 着丝粒的分类及功能第17-18页
            1.2.2 着丝粒染色质DNA第18-19页
        1.3 动粒(Kinetochore)第19-30页
            1.3.1 内层动粒(Inner kinetochore)第21-25页
            1.3.2 外层动粒(Outer kinetochore)第25-28页
            1.3.3 着丝粒与微管的连接第28-30页
        1.4 着丝粒特异的组蛋白CENP-A第30-36页
            1.4.1 组蛋白CENP-A第30-32页
            1.4.2 CENP-A核小体第32-34页
            1.4.3 CENP-A核小体的定位第34-36页
        1.5 CENP-L/N复合物第36-40页
            1.5.1 着丝粒相关蛋白CENP-L/N第36-38页
            1.5.2 CENP-L/N与着丝粒蛋白的相互作用第38-40页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40-42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2-70页
        2.1 目的蛋白的基因扩增和质粒构建第42-49页
            2.1.1 目的基因扩增(PCR)第42-43页
            2.1.2 PCR产物鉴定及回收第43-44页
            2.1.3 双酶切反应第44页
            2.1.4 连接反应第44页
            2.1.5 转化第44-45页
            2.1.6 重组子的鉴定第45-46页
            2.1.7 突变体质粒的构建第46-49页
        2.2 目的蛋白小量试表达第49页
        2.3 目的蛋白大量表达及纯化第49-52页
            2.3.1 扩大培养第50页
            2.3.2 Ni-NTA柱亲和层析纯化第50-51页
            2.3.3 GST柱亲和层析纯化第51页
            2.3.4 MBP柱亲和层析纯化第51页
            2.3.5 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第51-52页
        2.4 昆虫细胞表达体系的蛋白表达及纯化第52-57页
            2.4.1 质粒构建(pACEBac1-CENP-N-C6H-pIDC-CENP-L)第52-53页
            2.4.2 产生重组的杆状穿梭载体Bacmid第53-54页
            2.4.3 产生重组杆状病毒Baculovirus第54-56页
            2.4.4 CENP-L/N复合物蛋白表达第56页
            2.4.5 CENP-L/N复合物蛋白纯化第56-57页
        2.5 CENP-A组蛋白八聚体表达及纯化第57-58页
            2.5.1 CENP-A组蛋白八聚体表达第57页
            2.5.2 CENP-A组蛋白八聚体纯化第57-58页
        2.6 147 bp DNA片段纯化第58-60页
        2.7 CENP-A核小体重组及纯化第60页
        2.8 CENP-N与CENP-A核小体复合物纯化第60-61页
            2.8.1 CENP-N截短体与CENP-A核小体复合物纯化第60-61页
            2.8.2 CENP-LN与CENP-A核小体复合物纯化第61页
        2.9 晶体生长及优化第61-62页
        2.10 电镜样品制备第62页
            2.10.1 负染电镜样品的制备第62页
            2.10.3 冷冻电镜样品制备第62页
        2.11 冷冻电镜数据收集和三维重构第62-66页
            2.11.1 冷冻电镜样品质量检查和数据收集第62-63页
            2.11.2 冷冻电镜数据处理第63-66页
            2.11.3 CENP-A NCP/CENP-LN结构模型搭建第66页
        2.13 相互作用检测第66-67页
            2.13.1 Native-PAGE第66-67页
            2.13.2 凝胶电泳迁移(EMSA)第67页
        2.14 RNA干扰实验第67-70页
            2.14.1 细胞培养和同步化第67-68页
            2.14.2 免疫荧光与活细胞成像第68-69页
            2.14.3 数据统计第69-70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0-112页
        3.1 人源CENP-L/M/N的表达和纯化第70-75页
            3.1.1 CENP-L/N复合物的表达与纯化第71-72页
            3.1.2 CENP-N氨基端截短体的纯化第72-75页
        3.2 人源CENP-A核小体的重组纯化第75-79页
            3.2.1 CENP-A八聚体的纯化第76-77页
            3.2.2 CENP-A核小体的重组纯化第77-79页
        3.3 人源CENP-N的N端可与CENP-A核小体相互作用第79-81页
        3.4 人源CENP-N截短体与CENP-A核小体的复合物纯化和结晶第81-85页
            3.4.1 复合物纯化和结晶条件初筛第81-84页
            3.4.2 晶体筛选及优化第84-85页
        3.5 人源CENP-L/N与CENP-A核小体的复合物纯化第85-86页
        3.6 人源CENP-LN/CENP-A NCP复合物冷冻电镜数据收集及处理第86-88页
        3.7 人源CENP-L/N与CENP-A核小体复合物结构分析第88-99页
            3.7.1 整体结构分析第88-93页
            3.7.2 CENP-N特异性识别CENP-A的结构基础第93-95页
            3.7.3 CENP-N与DNA的相互作用稳定了复合物结构第95-99页
        3.8 CENP-N与核小体DNA的结合对动粒组装至关重要第99-103页
            3.8.1 CENP-N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第99-101页
            3.8.2 CENP-N与核小体DNA的相互作用介导动粒的正常装配第101-103页
        3.9 酿酒酵母Im13~(CENP-L)/Ch14~(CENP-N)的表达纯化及晶体筛选第103-108页
            3.9.1 Im13~(CENP-L)/Ch14~(CENP-N)全长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晶体筛选第103-105页
            3.9.2 Ch14~(CENP-N)截短体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晶体筛选第105-107页
            3.9.3 Im13~(CENP-L)与Ch14~(CENP-N)嵌合体蛋白共表达纯化及晶体筛选第107-108页
        3.10 裂殖酵母Fta1~(CENP-L)/Mis17~(CENP-M)/Mis15~(CENP-N)的表达纯化及晶体筛选第108-112页
            3.10.1 Fta1~(CENP-L)/Mis17~(CENP-M)/Mis15~(CENP-N)全长蛋白的表达纯化第108-109页
            3.10.2 Fta1~(CENP-L)/Mis17~(CENP-M)/Mis15~(CENP-N)截短体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晶体筛选第109-112页
    本篇小结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30页
第二篇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糖酵解中蛋白Pfk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第130-182页
    第四章 综述第130-142页
        4.1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第130-132页
        4.2 糖酵解(glycolysis)第132-133页
        4.3 ATP依赖的六磷酸果糖激酶(Pfk)第133-138页
            4.3.1 真核生物的Pfk第134-135页
            4.3.2 细菌的Pfk第135-136页
            4.3.3 细菌Pfk的别构调节第136-138页
        4.4 RNA降解体第138-139页
        4.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39-142页
    第五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42-156页
        5.1 目的蛋白的基因扩增和质粒构建第142页
        5.2 目的蛋白的小量试表达第142页
        5.3 目的蛋白的大量表达及纯化第142-143页
        5.4 凝胶过滤层析第143-144页
            5.4.1 纯化第143页
            5.4.2 聚集状态分析第143-144页
        5.5 Sa_Pfk的X射线晶体学研究第144-154页
            5.5.1 Sa_Pfk结晶条件筛选和优化第144-147页
            5.5.2 Sa_Pfk的晶体衍射和数据收集第147页
            5.5.3 晶体衍射数据处理第147-150页
            5.5.4 初始模型的建立及精细修正第150页
            5.5.5 结构模型质量评估第150-154页
        5.6 等温量热滴定(ITC)第154页
        5.7 Sa_Pfk的酶学活性分析第154-156页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56-175页
        6.1 Sa_Pfk在溶液中存在二体和四体两种状态第156-157页
        6.2 Sa_Pfk的聚集状态受多种因素调控第157-160页
            6.2.1 低pH会促使Sa_Pfk逐渐解离成二聚体第157-158页
            6.2.2 ADP/ATP/AMP-PNP会促使Sa_Pfk解离成二聚体第158-159页
            6.2.3 F6P会促使Sa_Pfk形成四聚体第159-160页
        6.3 Sa_Pfk的整体结构第160-173页
            6.3.1 Sa_Pfk的二聚体结构第162-166页
            6.3.2 Sa_Pfk的四聚体结构第166-169页
            6.3.3 Sa_Pfk二聚体与四聚体转换的分子机制研究第169-173页
        6.4 Sa_Pfk的酶学活性研究第173-175页
    本篇小结第175-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82页
附录第182-204页
致谢第204-20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206页

论文共2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B类ARRs调控茎端分生组织重塑与维持的分子机理研究
下一篇:大肠杆菌鞭毛马达力学输出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