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1页 |
(一)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11页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页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11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五、本论文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第12页 |
(二) 当前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当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 第13-18页 |
一、新疆地区发展处于关键时期 | 第13-14页 |
(一)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 第13页 |
(二) “三期叠加”的维稳时期 | 第13-14页 |
(三)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起步时期 | 第14页 |
二、为保持新疆高校及社会政治稳定服务 | 第14-15页 |
(一) 防止三股势力渗透的前沿阵地 | 第14-15页 |
(二) 在政治经济发展方面承担责任 | 第15页 |
三、为新疆地区培养各类人才 | 第15-18页 |
(一) 为新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培养人才 | 第15-16页 |
(二) 为新疆地区的建设发展培养人才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当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 第18-24页 |
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色 | 第18-20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民族性 | 第18-19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地域性 | 第19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 第19-20页 |
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 第20-24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 第20-21页 |
(二) 爱国主义和热爱新疆教育 | 第21页 |
(三) 民族团结教育 | 第21-22页 |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22页 |
(五) 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 | 第22-24页 |
第四章 优化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24-31页 |
一、注重国际和周边国家环境的复杂性 | 第24-25页 |
(一) 国际上“双泛”思潮的影响 | 第24页 |
(二) 周边国家关系的复杂性 | 第24-25页 |
二、提升经济发展环境 | 第25-26页 |
(一) 经济发展决定教育水平 | 第25页 |
(二) 经济发展与高校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 第25-26页 |
三、进—步净化新疆高校文化环境 | 第26-27页 |
(一)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 | 第26页 |
(二) 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 第26页 |
(三) 牢固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 | 第26-27页 |
四、提高社会与家庭育人环境 | 第27-28页 |
(一) 进一步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 第27-28页 |
(二) 强化社会环境的育人作用 | 第28页 |
五、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第28-31页 |
(一) 加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门化建设 | 第28-29页 |
(二) 改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 第29-30页 |
(三)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民汉比例 | 第30-31页 |
第五章 创新当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31-36页 |
一、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 第31-32页 |
(一) 信息网络传播的大众化 | 第31页 |
(二) 充分利用网络新平台 | 第31-32页 |
二、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 第32-33页 |
(一) 思想政治工作的少数民族语意转换 | 第32-33页 |
(二)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 第33页 |
三、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加强沟通与合作 | 第33-36页 |
(一) 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合作 | 第33-34页 |
(二) 各高校之间加强沟通与合作 | 第34页 |
(三) 各高校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