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4页 |
·客车转向架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高速转向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改善转向架焊接构架疲劳强度的工艺方法 | 第12-14页 |
·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及作用 | 第14-16页 |
·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机理 | 第14-15页 |
·残余应力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 第15页 |
·调整焊接残余应力场的方法 | 第15-16页 |
·焊接残余应力的测试与数值计算方法 | 第16-18页 |
·焊接残余应力测试方法 | 第16页 |
·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 第16-18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20-27页 |
·有限元分析简介 | 第20-21页 |
·焊接温度场的分析理论 | 第21-22页 |
·焊接热传导基本形式 | 第21-22页 |
·焊接温度场基本方程 | 第22页 |
·非线性瞬态热传导的有限元分析 | 第22页 |
·焊接应力场分析理论 | 第22-25页 |
·屈服准则 | 第22-23页 |
·强化准则 | 第23-24页 |
·焊接热弹塑性理论 | 第24-25页 |
·ABAQUS 软件介绍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 第27-33页 |
·焊接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计算方法 | 第27页 |
·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第27-32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7-29页 |
·焊接热源载荷 | 第29-31页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1页 |
·温度场的求解 | 第31-32页 |
·焊后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3-49页 |
·T 型接头MAG 焊接温度场及焊后残余应力分布 | 第33-36页 |
·MAG 焊接温度场 | 第33-35页 |
·MAG 焊后残余应力分布 | 第35-36页 |
·T 型接头焊趾TIG 重熔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分布 | 第36-41页 |
·焊趾TIG 重熔温度场 | 第36-38页 |
·焊趾TIG 重熔后残余应力分布 | 第38-41页 |
·T 型接头焊趾TIG 重熔区喷淋激冷处理温度场与残余应力分布 | 第41-48页 |
·焊趾TIG 重熔区喷淋激冷处理温度场 | 第41-42页 |
·焊趾TIG 重熔区喷淋激冷处理后残余应力分布 | 第42-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T 型接头焊趾部位残余应力测试 | 第49-56页 |
·盲孔法测试原理 | 第49-50页 |
·T 型接头的制备 | 第50-52页 |
·焊态下的T 型接头 | 第50页 |
·焊趾TIG 重熔后的T 型接头 | 第50-51页 |
·焊趾TIG 重熔区喷淋激冷处理后的T 型接头 | 第51-52页 |
·焊趾残余应力测试结果 | 第52-55页 |
·焊态下焊趾部位的残余应力 | 第52-53页 |
·TIG 重熔后焊趾部位的残余应力 | 第53页 |
·TIG 重熔层喷淋激冷处理后焊趾部位的残余应力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