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告荐证者法律责任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 | 第8页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选题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广告荐证行为的法理分析 | 第14-20页 |
第一节 从广告代言到广告荐证 | 第14页 |
第二节 广告荐证的含义与特点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广告荐证的功能 | 第16-17页 |
第四节 广告荐证行为的性质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广告荐证的认定与责任承担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广告荐证行为的法律认定 | 第20-23页 |
一、广告荐证行为的认定 | 第20-22页 |
二、违法广告荐证的认定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广告荐证者法律责任的逻辑证成 | 第23-28页 |
一、责任来源 | 第23-24页 |
二、责任构成 | 第24-25页 |
三、归责原则 | 第25-27页 |
四、因果关系的认定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广告荐证者法律责任的比较法考察 | 第28-33页 |
第一节 美国:采消费者利益本位的立法模式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加拿大:广告标准委员会领导下的行业自律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日本:分散式立法与严惩荐证人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广告荐证者责任立法现状与完善 | 第33-41页 |
第一节 立法现状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我国广告荐证立法的完善 | 第35-41页 |
一、制定专门的广告荐证规范 | 第35-36页 |
二、明确广告荐证者的义务与权利 | 第36-37页 |
三、区分消费者的合理信赖 | 第37-39页 |
四、有条件的适用惩罚性赔偿 | 第39页 |
五、增加公法责任的承担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件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