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嗜热微生物菌株多相分类学研究及菌株资源批量化筛选方法的建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嗜热微生物的划分第10-11页
    1.2 嗜热微生物的嗜热机理第11-12页
    1.3 嗜热微生物的运用第12-13页
        1.3.1 嗜热酶在基础理论研究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第12页
        1.3.2 嗜热微生物在环保工业中的运用第12页
        1.3.3 嗜热微生物在食品工程方面的运用第12-13页
        1.3.4 嗜热微生物在医药行业的运用第13页
        1.3.5 嗜热微生物在生产实践其他各个方面的作用第13页
    1.4 功能菌株的筛选第13-14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第16-34页
    2.1 研究材料第16-17页
        2.1.1 新疆吉木萨尔县的古海温泉水样第16-17页
        2.1.2 实验室成员张心齐从四川省普格县的普格温泉中分离到的疑似新种3nP4~T第17页
    2.2 研究方法第17-34页
        2.2.1 新疆吉木萨尔县古海温泉水样的菌株分离与培养第17-19页
        2.2.2 疑似新种3nP4~T的培养基第19页
        2.2.3 微生物菌株的保藏第19页
        2.2.4 参比菌株第19-20页
        2.2.6 生长特征观察第20-21页
        2.2.7 生理生化特征观察第21-26页
        2.2.8 化学特征分析第26-29页
        2.2.9 遗传特征分析第29-34页
第三章 菌株分离结果及嗜热微生物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第34-60页
    3.1 新疆吉木萨尔县古海温泉微生物分离结果第34-35页
    3.2 菌株GU4~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第35-36页
        3.2.1 表型特征第35页
        3.2.2 生长特征第35页
        3.2.3 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第35-36页
    3.3 菌株GU51~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第36-47页
        3.3.1 表型特征第36-38页
        3.3.2 生长特征第38页
        3.3.3 生理生化特征第38-43页
        3.3.5 遗传结果分析讨论第43-45页
        3.3.6 分类地位讨论第45-47页
    3.4 菌株3nP4~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第47-60页
        3.4.1 表型特征和生长特征第47-48页
        3.4.2 生理生化特征第48-50页
        3.4.3 化学分类特征第50-53页
        3.4.5 遗传特征分析第53-58页
        3.4.6 分类地位讨论第58-60页
第四章 菌株批量化筛选平台的建立第60-66页
    4.1 材料及方法第60-61页
    4.2 菌株筛选平台的构建结果第61-62页
    4.3 筛选平台的初步应用第62-65页
        4.3.1 具有结肠癌细胞株HCT116抗性的菌株筛选第63页
        4.3.2 具有碱性淀粉酶活性菌株的筛选第63-65页
    4.4 讨论第65-66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66-69页
    5.1 结论第66页
    5.2 不足之处第66-67页
    5.3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恰塔努加链霉菌恰塔霉素合成的途径特异性调控机制
下一篇: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有机物降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