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7页 |
一、“悖论”:理论思维的“绊脚石” | 第9-11页 |
二、面对“悖论”的不同姿态: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拉康 | 第11-14页 |
三、悖论意义空间的开辟:“否定性”和“不可能性” | 第14-17页 |
第一章 思想的嬉戏:齐泽克理论书写的“悖论”特质 | 第17-25页 |
一、从天而降的第欧根尼:嬉笑哂乐,皆成文章 | 第18-20页 |
二、制造思想错愕的高手:出尔反尔,指东打西 | 第20-22页 |
三、理论的复写繁衍:喋喋不休,回旋往复 | 第22-25页 |
第二章“交流”都是“成功的误解”:理论母题的“悖论”拼接 | 第25-39页 |
一、拉康与黑格尔:隐秘的同路人 | 第26-31页 |
二、拉康与马克思:从精神分析到政治的穿越 | 第31-35页 |
三、拉康与希区柯克:症候分析与电影批评的交相互动 | 第35-39页 |
第三章“快感丛林”:思想书写的“悖论”杂糅 | 第39-47页 |
一、“鄙俗”与“崇高”的视差转换 | 第39-43页 |
二、“灵”与“肉”的水乳交融 | 第43-45页 |
三、“思”与“笑”之间的张力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齐泽克与后现代理论狂欢 | 第47-55页 |
一、“实在界的面庞”:齐泽克对“矛盾”和“悖论”的情有独钟 | 第48-50页 |
二、“符号界”的“无力回天”:齐泽克与后现代精神的沆瀣一气 | 第50-52页 |
三、“游牧”、“块茎”和“碎片”:后现代理论范式的转型 | 第52-55页 |
第五章“悖论”思维的“否定”意识和“解放”价值 | 第55-62页 |
一、“否定的辩证法”:苏格拉底的精神遗产 | 第55-57页 |
二、反“逻各斯中心”:追求思考的奔放恣肆 | 第57-59页 |
三、“机锋”、“截断”、“棒喝”:打破桎梏,应机参悟的禅宗智慧 | 第59-62页 |
余论:一个疯狂思考的理论漩涡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齐泽克思想源流图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