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货币政策传导的相关理论基础及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 | 第14-22页 |
2.1 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模型 | 第14-16页 |
2.1.1 传统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 第14-15页 |
2.1.2 费雪方程式模型 | 第15-16页 |
2.2 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的商业银行行为 | 第16-18页 |
2.2.1 银行间债券市场信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16页 |
2.2.2 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行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两个方面 | 第16-18页 |
2.3 货币政策实施所采用的主要工具 | 第18-19页 |
2.3.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第18页 |
2.3.2 公开市场操作 | 第18-19页 |
2.3.3 再贴现率 | 第19页 |
2.3.4 其他与债券有关的新兴货币政策工具 | 第19页 |
2.4 我国不同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情况 | 第19-22页 |
2.4.1 以直接调控为主的时代(1998年之前) | 第19-20页 |
2.4.2 间接调控为主的时代(1998年以来)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行为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22-28页 |
3.1 影响货币政策的商业银行行为概述 | 第22-23页 |
3.1.1 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 第22页 |
3.1.2 商业银行的持债信息 | 第22-23页 |
3.2 商业银行行为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影响 | 第23-24页 |
3.2.1 信贷规模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 | 第23页 |
3.2.2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行为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影响 | 第23-24页 |
3.3 银行间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 | 第24页 |
3.4 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 | 第24-28页 |
3.4.1 整个传导过程中的有效环节 | 第24-25页 |
3.4.2 整个传导过程中的低效率环节 | 第25-28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的2013年商业银行行为分析 | 第28-36页 |
4.1 商业银行行为概述 | 第28-30页 |
4.1.1 商业银行信贷规模(2013年) | 第28-29页 |
4.1.2 商业银行持债情况(2013年) | 第29-30页 |
4.2 2013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分析 | 第30-31页 |
4.3 商业银行行为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31-32页 |
4.3.1 传统商业银行行为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作用 | 第31页 |
4.3.2 其他商业银行行为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2013年) | 第31-32页 |
4.4 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的效率分析 | 第32-36页 |
4.4.1 传导过程中的高效率 | 第33页 |
4.4.2 传导过程中的低效率 | 第33-36页 |
第五章 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商业银行行为相关规范建议 | 第36-40页 |
5.1 加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规范 | 第36页 |
5.2 规范影子银行行为 | 第36-37页 |
5.3 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传导效率 | 第37-38页 |
5.3.1 进一步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效率和流动性 | 第37页 |
5.3.2 正面面对债券的违约 | 第37页 |
5.3.3 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等配套条件不断完善 | 第37-38页 |
5.3.4 稳定小微企业和农业发展 | 第38页 |
5.3.5 提升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信息消化的能力 | 第38页 |
5.4 拓展商业银行渠道,促进商业银行发展模式 | 第38-39页 |
5.4.1 加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 第38-39页 |
5.4.2 推进存款保险制度 | 第39页 |
5.5 调整民营银行准入机制,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