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次相关的无源时差定位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2 无源时差定位算法研究 | 第14-32页 |
2.1 基础知识介绍 | 第14-17页 |
2.1.1 双曲线法 | 第14-15页 |
2.1.2 自相关函数 | 第15页 |
2.1.3 互相关函数 | 第15-16页 |
2.1.4 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 第16页 |
2.1.5 互相关函数的性质 | 第16-17页 |
2.2 CC法和SC法 | 第17-22页 |
2.2.1 基础互相关(CC)算法 | 第17-20页 |
2.2.2 二次相关(SC)算法 | 第20-22页 |
2.3 快速计算方法 | 第22-24页 |
2.3.1 快速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2.3.2 快速计算产生的问题 | 第23-24页 |
2.4 常见的二次相关改进方法 | 第24-31页 |
2.4.1 广义加权函数 | 第24-25页 |
2.4.2 相关峰精确插值法 | 第25-27页 |
2.4.3 希尔伯特差值法 | 第27-28页 |
2.4.4 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 | 第28-30页 |
2.4.5 小波变换分析 | 第30-31页 |
2.5 章节小结 | 第31-32页 |
3 基于对照二次相关的数据包质量评价方法 | 第32-47页 |
3.1 问题介绍 | 第32-34页 |
3.2 数据包质量评价方法 | 第34-36页 |
3.2.1 对照二次相关方法 | 第34-35页 |
3.2.2 对照二次相关的改进 | 第35-36页 |
3.3 仿真分析 | 第36-45页 |
3.3.1 仿真信号 | 第36页 |
3.3.2 仿真信噪比的选取 | 第36-38页 |
3.3.3 实验一及分析 | 第38-42页 |
3.3.4 实验二及分析 | 第42-44页 |
3.3.5 判断较差监测站 | 第44-45页 |
3.4 对照二次相关方法总结 | 第45-46页 |
3.5 章节小结 | 第46-47页 |
4 测试分析 | 第47-54页 |
4.1 接收设备 | 第47-48页 |
4.2 位置关系 | 第48-49页 |
4.3 实测数据验证 | 第49-53页 |
4.3.1 对照二次相关理论验证 | 第49-51页 |
4.3.2 在测试实测数据时发现的新问题 | 第51-53页 |
4.4 章节小结 | 第53-54页 |
5 基于线性归一化拟合的结果精确计算 | 第54-58页 |
5.1 问题总结 | 第54页 |
5.2 多项式拟合 | 第54-55页 |
5.3 拟合点归一化处理 | 第55-56页 |
5.3.1 多项式拟合的问题 | 第55-56页 |
5.3.2 线性归一化 | 第56页 |
5.4 实测求解 | 第56-57页 |
5.5 章节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