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道路绿化与路侧地带论文

干线公路路域景观设计探索

致谢第4-8页
摘要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0-11页
        1.3.1 干线公路第10页
        1.3.2 生态公路第10页
        1.3.3 节约型园林第10页
        1.3.4 生态恢复第10-11页
        1.3.5 路域生态系统第11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3页
        1.4.1 国外公路生态研究进展第11-12页
        1.4.2 国内公路生态研究进展第12-13页
    1.5 实际案例剖析第13-19页
        1.5.1 吉林至延吉高速公路第13-17页
        1.5.2 信南高速公路第17-18页
        1.5.3 郑尧高速公路第18页
        1.5.4 新西兰43号国道干线第18-19页
        1.5.5 大西洋公路第19页
2 场地特征分析第19-34页
    2.1 自然环境及建设条件第19-28页
        2.1.1 区域自然条件第19-23页
            2.1.1.1 项目地理位置第19-20页
            2.1.1.2 地形地貌第20-21页
            2.1.1.3 气候、气象第21-22页
            2.1.1.4 地质构造第22页
            2.1.1.5 地层岩性第22页
            2.1.1.6 地震第22-23页
            2.1.1.7 水系水文第23页
            2.1.1.8 工程地质评价第23页
        2.1.2 制约方案建设的其他因素第23-28页
        2.1.3 沿线其他主要控制因素第28页
        2.1.4 与目前资源分布的关系第28页
        2.1.5 环境敏感点第28页
        2.1.6 与区域内文物古迹的关系第28页
    2.2 建设项目起终点概况第28-32页
        2.2.1 拟建项目与区域路网及相关情况第28-30页
        2.2.2 起点概况第30-31页
        2.2.3 终点概况第31-32页
    2.3 公路现状分析第32-33页
        2.3.1 原路技术标准低第32页
        2.3.2 路基路面状况较差第32页
        2.3.3 沿线生态环境较差第32-33页
    2.4 改建技术标准第33页
    2.5 项目预期目标第33-34页
        2.5.1 具有生态公路的特点第33页
        2.5.2 具有旅游公路的特点第33页
        2.5.3 具有景观公路的特点第33页
        2.5.4 具有特色公路的特点第33-34页
        2.5.5 具有改建公路的特点第34页
3 植被生态恢复第34-39页
    3.1 环境保护的依据第34页
    3.2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34-35页
        3.2.1 指导思想第34页
        3.2.2 设计原则第34-35页
            3.2.2.1 整体连续第34页
            3.2.2.2 绿色生态第34页
            3.2.2.3 环境效益第34-35页
            3.2.2.4 和谐景观第35页
            3.2.2.5 统一与变化第35页
            3.2.2.6 可持续发展第35页
    3.3 景观设计第35-36页
        3.3.1 设计理念第35-36页
            3.3.1.1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协调第35-36页
            3.3.1.2 景观的多样性第36页
            3.3.1.3 景观的地区特性第36页
        3.3.2 绿化设计原则第36页
    3.4 绿化植物选择第36-39页
        3.4.1 绿化植物配置原理第36-38页
            3.4.1.1 生态位原理第36-37页
            3.4.1.2“互惠共生”原理第37页
            3.4.1.3 物种多样性原理第37-38页
        3.4.2 绿化植物配置原则第38-39页
        3.4.3 绿化功能需求分析第39页
            3.4.3.1 安全功能第39页
            3.4.3.2 防护功能第39页
            3.4.3.3 景观功能第39页
            3.4.3.4 生态功能第39页
4 设计方案第39-60页
    4.1 设计内容第39页
    4.2 设计依据第39-40页
    4.3 景观绿化方案第40-60页
        4.3.1 中央分隔带第40-44页
            4.3.1.1 条件分析第40页
            4.3.1.2 设计内容第40-43页
            4.3.1.3 施工要求第43-44页
        4.3.2 互通立交第44-50页
            4.3.2.1 条件分析第44-45页
            4.3.2.2 设计内容第45-50页
        4.3.3 路基边坡绿化第50-56页
            4.3.3.1 边坡防护的基本概念第50-51页
            4.3.3.2 边坡立地条件分析第51-52页
            4.3.3.3 边坡绿化要求第52-55页
            5.3.3.4 边坡植物的选择原则第55-56页
        4.3.4 服务区第56-57页
        4.3.5 桥梁景观绿化第57-58页
        4.3.6 敏感点的声屏障设计第58页
        4.3.7 水土保持第58-60页
5 结果与讨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英文摘要第64-65页
附图第66-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嵌入式及触摸屏技术的汽车车身参数测量系统设计
下一篇:基于五维光纤传感器的沥青路面动水压力实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