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包庇犯罪的历史沿革 | 第10-14页 |
第一节 我国包庇犯罪的立法沿革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国外包庇犯罪的立法沿革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包庇罪犯罪构成中的问题 | 第14-24页 |
第一节 包庇罪的主体认定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明知”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犯罪的人” | 第16-19页 |
第四节 “作假证明” | 第19-24页 |
第三章 包庇罪的司法认定 | 第24-28页 |
第一节 “知情不举”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冒名顶替”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刑事案件“私了” | 第26-27页 |
第四节 事后不可罚行为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包庇罪立法完善 | 第28-35页 |
第一节 亲亲相隐制度的回归 | 第28-32页 |
第二节 包庇犯罪法定刑的完善 | 第32-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