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基础 | 第13-15页 |
1.4.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基础 | 第13-14页 |
1.4.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基础 | 第14-15页 |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1.6 课题框架体系 | 第16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及旅游综合体景观相关概述 | 第19-27页 |
2.1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相关概述 | 第19-23页 |
2.1.1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研究对象 | 第19-21页 |
2.1.2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形成的因素 | 第21-23页 |
2.1.3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对旅游综合体景观的意义 | 第23页 |
2.2 旅游综合体景观相关概述 | 第23-26页 |
2.2.1 旅游综合体 | 第23页 |
2.2.2 旅游综合体景观 | 第23-24页 |
2.2.3 旅游综合体景观设计原则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提取、归纳及艺术特征 | 第27-47页 |
3.1 岭南传统建筑部分元素提取、归纳及表意 | 第27-38页 |
3.1.1 陶脊 | 第27-29页 |
3.1.2 镬耳墙 | 第29-31页 |
3.1.3 满洲窗 | 第31-32页 |
3.1.4 趟栊门 | 第32-34页 |
3.1.5 客家围屋立面 | 第34-35页 |
3.1.6 五行山墙 | 第35-38页 |
3.2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装饰题材 | 第38-45页 |
3.2.1 陶脊 | 第38-41页 |
3.2.2 五行山墙 | 第41-42页 |
3.2.3 满洲窗 | 第42-45页 |
3.3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文化内涵 | 第45-46页 |
3.3.1 民俗文化 | 第45页 |
3.3.2 儒释道文化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在丹霞山旅游综合体景观中的可行性探究及具体应用研究 | 第47-85页 |
4.1 可行性探究 | 第47-48页 |
4.1.1 具体应用价值 | 第47-48页 |
4.1.2 应用原则 | 第48页 |
4.2 元素的创新方法及应用 | 第48-78页 |
4.2.1 仿其形 | 第49-70页 |
4.2.2 取其色 | 第70-74页 |
4.2.3 采其料 | 第74页 |
4.2.4 表其意 | 第74页 |
4.2.5 传其神 | 第74-78页 |
4.3 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 第78-8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丹霞山旅游综合体景观项目基础分析 | 第85-101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85页 |
5.2 现状分析 | 第85-88页 |
5.3 建筑风格分析 | 第88-90页 |
5.4 自然条件分析 | 第90页 |
5.5 人文资源分析 | 第90-91页 |
5.6 同等案例分析 | 第91-99页 |
4.6.1 佛山岭南新天地 | 第91-94页 |
4.6.2 深圳华侨欢乐海岸 | 第94-99页 |
5.7 设计定位 | 第9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丹霞山旅游综合体景观项目总体设计 | 第101-147页 |
6.1 设计演变及总平图 | 第101-106页 |
6.1.1 设计构思演变说明 | 第101页 |
6.1.2 平面构思说明 | 第101-104页 |
6.1.3 设计总平图 | 第104-106页 |
6.2 功能分区 | 第106-108页 |
6.2.1 景观轴线分布 | 第106-107页 |
6.2.2 景观分区 | 第107-108页 |
6.3 交通设计 | 第108-109页 |
6.3.1 交通人行路线图 | 第108-109页 |
6.3.2 消防通道 | 第109页 |
6.4 竖向设计 | 第109-110页 |
6.5 植物意向设计 | 第110-114页 |
6.6 分区设计 | 第114-141页 |
6.6.1 中心广场展示区 | 第114-121页 |
6.6.2 商业内街区 | 第121-127页 |
6.6.3 商业外街区 | 第127-133页 |
6.6.4 公寓区 | 第133-138页 |
6.6.5 酒店区 | 第138-141页 |
6.7 专项设计 | 第141-144页 |
6.8 导视设计 | 第144-146页 |
6.9 本章小结 | 第146-147页 |
结语 | 第147-149页 |
致谢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荣誉获奖成果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