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水稻镉积累特性研究进展 | 第9-17页 |
1.1.1 镉超标大米的危害现状及镉在水稻中的分布特征 | 第9页 |
1.1.2 水稻镉积累的生理学机制 | 第9-12页 |
1.1.3 水稻镉积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第12-16页 |
1.1.4 稻米镉超标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 第16-17页 |
1.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3 水稻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育种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第2章 镉低积累基因/QTL和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回交转移 | 第19-3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3-32页 |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 | 第23-26页 |
2.2.2 镉低积累基因/QTL和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回交转移 | 第26-32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2-34页 |
2.3.1 小结 | 第32页 |
2.3.2 讨论 | 第32-34页 |
第3章 改良不育系的镉积累特性鉴定和主要农艺性状考查 | 第34-3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3.2.1 改良不育系镉积累特性的鉴定 | 第35-36页 |
3.2.2 改良不育系农艺性状考查 | 第36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36-39页 |
3.3.1 小结 | 第36-37页 |
3.3.2 讨论 | 第37-39页 |
第4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39-40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39页 |
4.2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