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概述 | 第12-18页 |
1.1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产生及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2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概念 | 第13-16页 |
1.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4-15页 |
1.2.2 集合票据的界定 | 第15-16页 |
1.3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发行要素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与类似产品的比较研究及制度意义 | 第18-24页 |
2.1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与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 第18-19页 |
2.2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与短期融资券 | 第19-20页 |
2.3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与中期票据 | 第20-21页 |
2.4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制度意义 | 第21-24页 |
第三章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法律性质重构 | 第24-36页 |
3.1 商业本票制度概述 | 第24-27页 |
3.1.1 台湾地区的商业本票制度 | 第24-25页 |
3.1.2 美国的商业本票制度 | 第25-26页 |
3.1.3 商业本票制度特征 | 第26-27页 |
3.2 我国应建立商业本票制度 | 第27-31页 |
3.2.1 我国现行本票制度概述 | 第27-28页 |
3.2.2 建立我国商业本票制度的意义 | 第28-30页 |
3.2.3 构建我国商业本票制度的建议 | 第30-31页 |
3.3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商业本票属性 | 第31-36页 |
3.3.1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商业本票 | 第31-33页 |
3.3.2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不是证券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推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 第36-41页 |
4.1 立法与制度层面 | 第36页 |
4.2 风险与监管层面 | 第36-37页 |
4.3 程序与规范化设计层面 | 第37页 |
4.4 信用增级模式层面 | 第37-38页 |
4.5 信用评级制度层面 | 第38-39页 |
4.6 民事责任体系层面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46-47页 |
附件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