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11-20页 |
| 1 乳腺癌及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 ·乳腺癌的简介 | 第11-12页 |
| ·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 2 国内外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及运动干预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国内心理干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外心理干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国外运动干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第二部分 对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第20-24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 ·不同性别癌症患者POMS调查结果比较 | 第21-22页 |
| ·乳腺癌患者与其他癌症患者POMS调查结果比较 | 第22-23页 |
| 4 讨论 | 第23页 |
| ·不同性别癌症患者POMS调查结果分析 | 第23页 |
| ·乳腺癌与其他癌症患者POMS调查结果分析 | 第23页 |
| 5 研究结论 | 第23-24页 |
| 第三部分 对治疗期间乳腺癌患者行为方式干预的研究 | 第24-52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 2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3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 4 研究对象、方法与步骤 | 第24-32页 |
| ·研究对象 | 第24-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26-27页 |
| ·访谈法 | 第27页 |
| ·实验法 | 第27-28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28-29页 |
| ·具体研究步骤 | 第29-32页 |
| ·被试的选择和分组 | 第29页 |
| ·问卷调查 | 第29-30页 |
| ·适应性准备 | 第30页 |
| ·实验前生理指标检验 | 第30页 |
| ·运动、心理及营养干预实验 | 第30-32页 |
| ·实验后生理指标检验 | 第32页 |
| 5 结果 | 第32-39页 |
| ·行为方式干预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32-36页 |
| ·行为方式干预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一般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 ·行为方式干预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模式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 ·行为方式干预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血象指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行为方式干预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7-39页 |
| 6 分析与讨论 | 第39-47页 |
| ·行为方式干预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 ·行为方式干预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一般生活质量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 ·行为方式干预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模式生活质量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 ·行为方式干预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血象指标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 ·行为方式干预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生化指标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46-47页 |
| 7 结论 | 第47-48页 |
| ·实验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满意程度好于对照组 | 第47-48页 |
| ·实验后干预组的血液运氧功能好于对照组 | 第48页 |
| ·实验后干预组的肝肾功能好于对照组 | 第48页 |
| 8 建议 | 第48-52页 |
| ·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指导 | 第48-50页 |
| ·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运动干预指导 | 第50-51页 |
| ·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营养干预指导 | 第51-52页 |
| 第四部分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第52页 |
| 2 创新之处 | 第52页 |
| 3 研究不足 | 第52-53页 |
| 4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 | 第58-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