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房地产 | 第16页 |
2.1.2 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 | 第16页 |
2.1.3 房地产宏观调控 | 第16-17页 |
2.2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2.1 房地产市场供需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8-19页 |
2.2.3 房地产泡沫理论 | 第19-20页 |
2.3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2.3.1 房地产价格高涨 | 第20-21页 |
2.3.2 房地产投资规模持续增大 | 第21页 |
2.3.3 住房空置率居高不下 | 第21页 |
2.3.4 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历史沿革及其作用机制 | 第23-27页 |
3.1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历史沿革 | 第23-24页 |
3.2 货币政策作用机制 | 第24-25页 |
3.3 土地政策作用机制 | 第25-26页 |
3.4 限购政策作用机制 | 第26-27页 |
第4章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博弈分析 | 第27-33页 |
4.1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相关利益主体 | 第27-29页 |
4.1.1 中央政府 | 第27页 |
4.1.2 地方政府 | 第27-28页 |
4.1.3 房地产商 | 第28页 |
4.1.4 购房者 | 第28-29页 |
4.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29-30页 |
4.2.1 模型假设 | 第29-30页 |
4.2.2 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30页 |
4.3 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之间的博弈 | 第30-31页 |
4.3.1 模型假设 | 第30-31页 |
4.3.2 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31页 |
4.4 小结 | 第31-33页 |
第5章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检验 | 第33-41页 |
5.1 指标选取 | 第33页 |
5.2 平稳性检验 | 第33-34页 |
5.3 构建VAR模型 | 第34-35页 |
5.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35-39页 |
5.5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检验结论 | 第39-41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1-44页 |
6.1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有待提高的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A 2003-2017年度房地产市场评价指标数据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