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1.2.1 能源回弹效应及其测算方法 | 第13-17页 |
1.2.2 工业用水量变化特征与驱动因子识别 | 第17-19页 |
1.2.3 工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与驱动因子识别 | 第19-20页 |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基础数据处理 | 第23-32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3-24页 |
2.1.1 山东省社会经济现状 | 第23页 |
2.1.2 山东省工业用水现状 | 第23-24页 |
2.2 基础数据处理 | 第24-31页 |
2.2.1 工业行业增加值处理 | 第24-26页 |
2.2.2 资本存量估算 | 第26-29页 |
2.2.3 劳动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2.2.4 用水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工业用水量变化特征分析与驱动因子识别 | 第32-42页 |
3.1 工业用水变化特征回归分析 | 第32页 |
3.2 工业用水量变化驱动因子识别模型 | 第32-33页 |
3.3 山东省实例分析 | 第33-40页 |
3.3.1 山东省工业用水变化特征 | 第33-35页 |
3.3.2 驱动因子贡献值年际变化 | 第35-38页 |
3.3.3 再增长期行业贡献分析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工业用水效率驱动因子识别 | 第42-53页 |
4.1 考虑重复用水率的用水效率驱动因子识别方法 | 第42-43页 |
4.2 工业用水效率变化特征分析 | 第43-45页 |
4.3 山东省工业用水效率驱动因子识别 | 第45-51页 |
4.3.1 驱动因子贡献值年际变化 | 第45-47页 |
4.3.2 关键行业识别 | 第47-49页 |
4.3.3 用水再增长期行业贡献分析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工业用水回弹效应发生机制与测算方法 | 第53-76页 |
5.1 工业用水回弹效应定义及其发生机制 | 第53-57页 |
5.1.1 工业用水回弹效应定义 | 第53-55页 |
5.1.2 工业用水回弹效应发生机制 | 第55-57页 |
5.2 工业用水回弹效应测算方法 | 第57-60页 |
5.2.1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计算 | 第57-60页 |
5.2.2 技术进步对用水效率提高贡献率计算 | 第60页 |
5.3 山东省工业用水回弹效应测算 | 第60-73页 |
5.3.1 工业用水生产函数的建立 | 第60-68页 |
5.3.2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用水效率的贡献率计算 | 第68-70页 |
5.3.3 回弹效应测算结果与分析 | 第70-73页 |
5.4 回弹效应控制策略 | 第73-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77页 |
6.3 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