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自由基 | 第11-13页 |
1.1.1 自由基简介 | 第11-12页 |
1.1.2 自由基的种类 | 第12页 |
1.1.3 自由基的危害 | 第12-13页 |
1.2 天然抗氧化物质 | 第13-16页 |
1.2.1 水果 | 第13页 |
1.2.2 抗氧化物 | 第13-16页 |
1.2.2.1 维生素C | 第14页 |
1.2.2.2 多酚类化学物 | 第14-16页 |
1.3 测定抗氧化能力的方法 | 第16页 |
1.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第16-18页 |
1.4.1 DPPH的性质及用途 | 第16-17页 |
1.4.2 DPPH法的原理及优点 | 第17-18页 |
1.4.3 DPPH法在测量抗氧化能力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5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 | 第18-20页 |
1.5.1 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1.5.2 电子自旋共振在测量抗氧化能力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6 水果速冻技术 | 第20页 |
1.7 水果解冻工艺 | 第20-21页 |
1.8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1.9 参考文献 | 第22-29页 |
第二章 水果抗氧化能力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 第29-56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31-4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1-37页 |
2.1.2 仪器与设备 | 第37页 |
2.1.3 水果样品处理 | 第37-38页 |
2.1.3.1 匀浆和冷冻粉末样品的制备 | 第37页 |
2.1.3.2 不同解冻方法处理样品的制备 | 第37-38页 |
2.1.3.3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38页 |
2.1.3.4 分析溶液的制备 | 第38页 |
2.1.4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制备 | 第38-39页 |
2.1.5 DPPH溶液的制备 | 第39页 |
2.1.6 水果样品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39-40页 |
2.1.7 抗坏血酸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40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40-52页 |
2.2.1 水果抗氧化能力的表示 | 第40-41页 |
2.2.2 抗坏血酸标准曲线 | 第41-42页 |
2.2.3 新鲜水果的抗氧化能力 | 第42-45页 |
2.2.4 冷冻水果的抗氧化能力 | 第45-47页 |
2.2.5 解冻方法处理对水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47-50页 |
2.2.6 比较新鲜水果与液氮冷冻水果的抗氧化能力 | 第50-52页 |
2.3 小结 | 第52-53页 |
2.4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第三章 水果抗氧化能力的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测定 | 第56-78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57-6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57页 |
3.1.3 水果样品的处理 | 第57-58页 |
3.1.3.1 冷冻粉末样品制备 | 第57页 |
3.1.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57-58页 |
3.1.3.3 分析溶液的制备 | 第58页 |
3.1.4 抗坏血酸的标准溶液制备 | 第58页 |
3.1.5 DPPH溶液的制备 | 第58-59页 |
3.1.6 抗氧化能力的UV-vis法测定 | 第59-60页 |
3.1.7 抗氧化能力的ESR法测定 | 第60-61页 |
3.1.8 抗坏血酸标准品的测定 | 第61-62页 |
3.1.8.1 UV-vis法 | 第61页 |
3.1.8.2 ESR法 | 第61-62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62-74页 |
3.2.1 水果抗氧化能力的表示 | 第62页 |
3.2.2 ESR谱图 | 第62-64页 |
3.2.3 ESR法标准曲线 | 第64-66页 |
3.2.4 Uv-vis法标准曲线 | 第66-67页 |
3.2.5 UV-vis法测定水果的抗氧化能力 | 第67-70页 |
3.2.6 ESR法测定水果的抗氧化能力 | 第70-72页 |
3.2.7 ESR与UV-vis法得到冷冻水果的抗氧化能力比较 | 第72-74页 |
3.3 小结 | 第74-75页 |
3.4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