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页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4.3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7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1.1 外资银行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1.2 银行效率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2 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效率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2.2.1 外资银行进入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2.2 银行效率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国内外资银行以及上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22-26页 |
3.1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 第22-23页 |
3.1.1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阶段 | 第22页 |
3.1.2 国有和非国有股份制银行上市阶段 | 第22-23页 |
3.2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 第23-24页 |
3.2.1 初期较快发展阶段(1979-2001年) | 第23页 |
3.2.2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09年) | 第23页 |
3.2.3 平稳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 | 第23-24页 |
3.3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 | 第24-26页 |
3.3.1 组织形式 | 第24-25页 |
3.3.2 业务范围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测算 | 第26-31页 |
4.1 银行效率的测算方法 | 第26页 |
4.2 测算模型及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 第26-27页 |
4.3 测算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4.3.1 银行业总体效率分析 | 第27-28页 |
4.3.2 国有银行效率分析 | 第28-29页 |
4.3.3 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分析 | 第29页 |
4.3.4 地区性城市商业银行效率分析 | 第29-31页 |
第五章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1-42页 |
5.1 外资银行进入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1-33页 |
5.1.1 溢出效应 | 第31-32页 |
5.1.2 挤出效应 | 第32-33页 |
5.2 模型构建 | 第33-35页 |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35-42页 |
5.3.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 第35-36页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6-4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2-45页 |
6.1 结论 | 第42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42-45页 |
6.2.1 促进国内银行业改革,提高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 | 第43页 |
6.2.2 加强国内银行内部治理能力 | 第43-44页 |
6.2.3 调整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加大市场准入力度 | 第44页 |
6.2.4 合理引进外资银行 | 第44页 |
6.2.5 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49页 |
附件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