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多糖的菌酶协同发酵工艺及其体外活性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1.1 玉米芯多糖 | 第12-13页 |
1.1.1 玉米芯多糖的概述 | 第12页 |
1.1.2 生物活性 | 第12-13页 |
1.2 玉米芯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13-14页 |
1.3 本试验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4-17页 |
1.3.1 本试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2 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芯制备粗多糖 | 第17-49页 |
2.1 发酵菌种的筛选 | 第17-22页 |
2.1.1 前言 | 第17页 |
2.1.2 材料 | 第17-18页 |
2.1.3 方法 | 第18-20页 |
2.1.4 结果与分析 | 第20-21页 |
2.1.5 讨论 | 第21-22页 |
2.1.6 小结 | 第22页 |
2.2 酶的筛选 | 第22-28页 |
2.2.1 前言 | 第22-23页 |
2.2.2 材料 | 第23-24页 |
2.2.3 方法 | 第24-25页 |
2.2.4 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2.2.5 讨论 | 第27-28页 |
2.2.6 小结 | 第28页 |
2.3 增效剂的筛选 | 第28-32页 |
2.3.1 前言 | 第28页 |
2.3.2 材料 | 第28-29页 |
2.3.3 方法 | 第29-30页 |
2.3.4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2.3.5 讨论 | 第32页 |
2.3.6 小结 | 第32页 |
2.4 发酵条件的筛选 | 第32-38页 |
2.4.1 前言 | 第32-33页 |
2.4.2 材料 | 第33页 |
2.4.3 方法 | 第33-34页 |
2.4.4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2.4.5 讨论 | 第37-38页 |
2.4.6 小结 | 第38页 |
2.5 发酵玉米芯的营养品质分析 | 第38-43页 |
2.5.1 前言 | 第38-39页 |
2.5.2 材料 | 第39-40页 |
2.5.3 方法 | 第40-42页 |
2.5.4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2.5.5 讨论 | 第43页 |
2.5.6 小结 | 第43页 |
2.6 玉米芯多糖的提取条件筛选 | 第43-49页 |
2.6.1 前言 | 第43-44页 |
2.6.2 材料 | 第44页 |
2.6.3 方法 | 第44-45页 |
2.6.4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2.6.5 讨论 | 第48页 |
2.6.6 小结 | 第48-49页 |
3 玉米芯粗多糖的抗氧化和益生作用研究 | 第49-58页 |
3.1 前言 | 第49页 |
3.2 材料 | 第49-50页 |
3.2.1 菌种 | 第49页 |
3.2.2 原料 | 第49页 |
3.2.3 培养基 | 第49页 |
3.2.4 主要试剂 | 第49-50页 |
3.2.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50页 |
3.3 方法 | 第50-51页 |
3.3.1 玉米芯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0页 |
3.3.2 玉米芯粗多糖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研究 | 第50-51页 |
3.3.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1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3.4.1 玉米芯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 | 第51-53页 |
3.4.2 玉米芯粗多糖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结果 | 第53-56页 |
3.5 讨论 | 第56-57页 |
3.5.1 玉米芯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第56-57页 |
3.5.2 玉米芯粗多糖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 | 第57页 |
3.6 小结 | 第57-58页 |
4 全文结论 | 第58-59页 |
4.1 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芯制备多糖的工艺参数 | 第58页 |
4.2 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芯对其多糖活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5 创新点 | 第59-60页 |
6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